一、刑事犯罪缓刑最少判多久
拘役判处缓刑的,考验期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判缓刑的不少于一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二、不适用缓刑的几种情形是什么
对于累犯、一人犯数罪的被告人、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涉毒案件的被告人、涉黑涉恶的被告人、具有索贿情节的受贿犯等一般都不能适用缓刑,具体的情形有:
(1)、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2)、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3)、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因刑事违法行为而直接获得的、根据刑法规定应予追缴或责令退赔的经济性利益及其所生孳息。
(4)、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三、缓刑的执行方式
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2、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督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
4、回访考察。
5、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四、缓刑的条件和范围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不至于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
判处缓刑的标准是犯罪分子有悔过表现、是法定上是未成年人、对社会不会产生威胁,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首先会进行定罪量刑,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加判缓刑,缓刑最少也需要两个月,判处缓刑的犯罪嫌疑人会进入缓刑期考察,考察结束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