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视居住什么程序执行的?
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领导批准后,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决定书应写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状况,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事项和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执行机构的名称等内容,并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还应当将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监视居住通知书送达执行机构。
监视居住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被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且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行动,加以监视和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的方法。公安机构可以对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逮捕。实施逮捕前,先拘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监视居住一般由居住地当地的社区矫正组织负责实行,会采取比如以GPS定位被监视人手机,随机拨打被监视人手机等方式来监控其行动, 或者根据被监视人的地址,随时上门调查。监视居住一般适用于犯罪嫌疑人不适合执行刑罚的情况,例如犯罪嫌疑人有比较严重病情的情况。
二、监视居住的规定是什么?
监视居住一般由居住地当地的社区矫正组织负责实行,会采取比如定位被监视人手机,随机拨打被监视人手机等方式来监控其行动, 或者根据被监视人的地址,随时上门调查。监视居住一般适用于犯罪嫌疑人不适合执行刑罚的情况,例如犯罪嫌疑人有比较严重病情的情况。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构执行。监视居住可以由公安机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如果是公安机构决定监视居住的,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如果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构应当通知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必要时,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
监视居住是由住所地的社区组织负责执行的,可以定位被监视人的手机,监控被监视人的行为,监视居住的决定需要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出,被监视人没有指定居住地,可由人民检察院指定居住地,再由公安机构监视居住,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