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管理要求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教育百科2022-05-18 20:14:42未知

南京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管理要求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2021年12月9日,南京市发布了《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指南(小学数学学科)》,明确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管理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和实施建议,具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小学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领域。本指南旨在引领教师准确定位作业功能,关注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强化作业统筹,优化作业结构;改进评价方式,提升作业效能。坚决扭转部分学校数学作业质量不高、数量过多、功能异化等问题,改善作业生态,发挥作业独特的育人价值,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支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基本要求

  数学作业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全面达成预期的作业目标,凸显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等功能,各区、各校需明确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应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学生年龄特征,准确理解课程内容,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保持课程标准、数学教材、课堂教学、作业内容和诊断评价的一致性。

  2、优化作业设计。数学教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作业设计应基于教材,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全面关照课前、课中、课后、单元回顾、整理复习等不同学习节点的基础上,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适切的作业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选择精当的作业素材,相机融入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同时,合理匹配作业形式,整体考虑作业时长,科学凸显作业层次。强化弹性、分层作业,尝试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探索跨学科、项目式作业,丰富学生的作业体验。

  3、精心批改反馈。数学作业批改反馈应认真、及时、规范,在批改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做好讲评准备。作业讲评要着眼于班级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现实需求。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适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评,个别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不断提升集体讲评、单别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4、落实过程管理。各区、各校应对不同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讲评和辅导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做到作业设计有研究、作业布置有公示、作业批改有督察、作业反馈有跟进,切实提高作业实效,促进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作业的统筹,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20 分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三、实施建议

  各区、各校应加强数学学科作业实施与管理研究,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厘清作业基本类型,明晰作业设计路径,提升作业管理实效,将作业实施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有效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

  1、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各区、各校应在全面总结已有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通知文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出发,制定独具区域、学校特色的数学学科作业管理细则。对教师而言,管理细则重在规范数学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讲评和辅导等实施要求;对于学生而言,管理细则重在规范数学作业的用笔、书写和订正等格式要求。数学作业管理细则中应突出数学草稿本、错题集以及教师面批等作业实施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管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作业态度和独立自主的作业习惯。

  2、厘清作业基本类型。小学数学作业一般分为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其中课时作业包括前置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前置作业是在新知正式学习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设计的自主尝试作业。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新知,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教师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准实施课堂教学。课堂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给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可以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新知学习后。课堂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帮助教师及时诊断学情,改进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是每节课学习后布置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作业时空更为自由,作业形式更为多样,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延展学生的思考,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单元作业是在教材编排的自然单元学习后设计的综合性作业。单元作业应整体关照单元学习目标,引领学生系统梳理单元知识结构,深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3、明晰作业设计路径。各区、各校应准确把握实际,结合区域研训和校本研修活动,对“一教一辅”中的作业进行整合,科学合理地开发设计部分区本化、校本化作业,作为学科作业的重要补充。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教材中的核心知识,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兼顾的作业。作业设计的基本路径为:研读单元教学目标→转译单元作业目标→分解课时作业目标→制定作业属性表→编写作业→研磨作业→形成作业。在设计作业时,要关注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的匹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调查统计、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日记、数学小报、知识整理、好题推荐、课题研究等不同类型作业。

  4、提升作业管理实效。高质量的作业管理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各区、各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作业管理细则,加强对作业设计和规范管理的指导,充分认识作业的重要性,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采用定期教学视导和不定期专项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督察每位数学教师的作业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扭转,不断提升每位数学教师的作业实施和管理水平。同时,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组织开展以课时作业或单元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通过作业案例分享、作业设计比赛、优秀作业展评、作业讲评教学等活动树立典型,逐步形成学科作业资源库,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

  附: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指南(小学数学)典型案例

本文标签: ,作业  ,数学  ,学生  ,教师  ,单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