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中的道具体指什么 大学之道的道具体是什么

教育百科2022-11-21 18:00:57佚名

大学之道中的道具体指什么 大学之道的道具体是什么

  大学之道中的道是方法的意思。“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在于革除旧习,勉做新人;在于归宿到才德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赏析

  《大学》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全篇所阐释的是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之道。即该篇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儒家道德修养原则,“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而“修身”正是其“三纲八目”说的核心。该篇开宗明义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修明天赋的光明德性;“亲民”就是管理好臣民百姓,“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三个基本原则被认为是封建统治者一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所以也称为“三纲领”。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注释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至善"的境界)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彰显明德本心,诚明一致。

  9、格物:探究事物原理。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作者介绍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其列为"四书"之首。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其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其长期从事讲学活动,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礼记·大学之道《大学》创作背景

  《大学》是最重要的儒家著作之一,朱熹为其作注,并将其与《孟子》、《论语》、《中庸》合编为“四书”之后,获得极高学术地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篇幅很短,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关于其作者,今无定论,只是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后来朱熹将其从《礼记》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篇。朱熹将《大学》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开头的205个字,称之为“经”,主要是有关孔子言论;剩下是第二部分,称为“传”,其认为是曾参对“经”的解释。

本文标签: ,之道  ,大学  ,礼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