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是褒义还是贬义)

教育百科2023-05-28 00:02:56未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是褒义还是贬义)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戏为六绝句》。

《戏为六绝句》句其二原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其二翻译

  王杨卢骆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却还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戏为六绝句》其二注释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都是初唐时期著名的作家,时人称之为“初唐四杰”。诗风清新、刚健,一扫齐、梁颓靡遗风。当时体:指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

  轻薄(bó):言行轻佻,有玩弄意味。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攻击态度。哂(shěn):讥笑。

  尔曹:你们这些人。

  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

《戏为六绝句》其二赏析

《戏为六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中既明确地肯定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又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而讥笑杨王卢骆,他们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人存在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而写的。它反映了杜甫反对好古非今的文学批评观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翻译

《戏为六绝句》创作背景

  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这,则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淫靡萎弱了。

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

“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如何评价庾信和四杰,是当时诗坛上论争的焦点所在。于是,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创作了《戏为六绝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戏为六绝句》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本文标签: ,绝句  ,原文  ,不废江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