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记——明清时期的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
时间:2020年12月4日-2021年4月11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书画厅
票价:免费,需预约
洋船争出是官商,
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
银钱堆满十三行。
——屈大均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世界了解中国首先是从丝绸开始的。明清时期,东西航路开通,丝绸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经粤港澳湾区运销到世界各地,世界总产量近一半的白银源源不断从海外流入中国。丝绸在中国对外交往的舞台上曾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也曾历经坎坷,令人扼腕。
湾区经济靠港而生、依湾而兴,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它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也深刻影响国际贸易体系。粤港澳三城同根同源、同声同气,是连接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是推进贸易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枢纽。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时间:2020年11月6日-2021年2月28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票价:免费,需预约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前人类创造出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原始道路在文明的传播中得以开拓。秦汉以来,王朝更迭此起彼伏,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众多的民族及其政权密切交集,形成地域上的文化传播与相互影响,古代交通道路在交集中形成和发展。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道路交通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命脉。
公元七世纪初,唐和吐蕃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唐蕃古道随之形成。有唐一代,双方在诸多领域互动频繁,呈现出“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景象。唐蕃古道全长3000余公里,从唐朝长安通往吐蕃逻些(今拉萨),是陆上丝绸之路南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地的重要通道,也是维系民族情感与区域联系的纽带,推动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
民国海淘生活——广东二十世纪初的洋货风潮
时间:2020年12月12日-2021年3月14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二
票价:免费,需预约
二十世纪初,广东出现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商业转型,追求洋货成为了人们的消费主流。于是,“来佬货”(舶来品)以及中外的观念、娱乐方式、生活形态在民国时期开始了各种交汇和融合。辛亥革命后,男士剪掉辫子,梳起了小分头,穿起了洋服。女士的改良旗袍成为了年代标志和经典。省城街头,在洋轿车和黄包车交会的瞬间,华侨用相机记录着久违又陌生的风景。太平馆(西餐馆)的斛光交错中,留声机悠扬的英文歌声中,又曾上演了多少如电影般的美丽片段。百年前的海淘,如何改变当时人们的生活?又给我国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和启示?粤博诚挚地邀请您回顾“民国海淘生活”,展览将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细细解说那个传奇年代。
预约入口: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