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岁女研究生在宿舍里自缢身亡,留下遗言:知识难以改变命运

社会热点2023-02-17 16:34:12未知

上海30岁女研究生在宿舍里自缢身亡,留下遗言:知识难以改变命运

在2009年11月26日清晨,上海某大学校园被白雾笼罩,寒气逼人,传来一声声惊叫声:来人啊,救命啊!让人更加毛骨悚然!

学校宿舍管理阿姨哭喊着:“有位女学生在洗手间里自杀了!”这位女学生名叫杨元元,是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年仅30岁!



杨元元

大好年华,又是名牌大学研究生的杨元元为何会选择自杀呢?她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悲剧过后,更多的家长父母应引起反思。

杨元元于1979年出生在湖北宜昌的工人家庭里,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的名牌大学生,在一家兵工厂担任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没有文化的家庭主妇,两年后,杨元元的弟弟出生,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父亲将她取名为“杨元元”,希望她以后能赚大钱,她的弟弟则取名为“杨平平”,希望他将来平安顺利长大。父母给我们取的名字,都蕴含着深意。

按理说,生在这样的家庭应不愁吃喝,有个幸福的童年。可是在她6岁那年,命运发生改变,一切都变了。

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顶梁柱倒塌,养育儿女的重担全部压在她母亲望瑞玲的肩上。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了维持生计,柔弱的母亲重返工厂当车工,白天在车间干活,晚上则为工厂看大门,尽可能改善子女的生活环境,咬牙坚持送子女读书。



杨元元与家人

子女也很懂事,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很少让母亲操心。特别是杨元元,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力所能及帮母亲干家务活及帮忙照顾弟弟。

时间转瞬即逝,杨元元迎来她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高考。

那时高考之前填志愿,杨元元想填大连海事学院学习法律,将来当一名匡扶正义的律师。却遭到母亲的反对,母亲认为大连离家太远,路费太贵,并且学法律赚不了什么大钱,应该学经济金融。

杨元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母亲,但母亲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认为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姐弟俩长大成人,不容易,于是选择妥协,无奈之下,杨元元报考了离家比较近的武汉大学经济系。

高考考完后,杨元元成绩优秀,顺利的被武汉大学录取。



武汉大学

杨元元考上重点大学,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成为全村人羡慕的对象,村民们不断称赞母亲望瑞玲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女儿,以后可以享福了,母亲听后喜笑颜开。

杨元元背负着改变家庭使命,怀揣着对未来的期望,踏进大学校门。进入大学后,杨元元通过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维持着学业,学习之余不断去做兼职,很少让母亲操心,不仅没拿家里一分钱,而且通过兼职补贴家用,支持弟弟完成学业。

她是母亲的“乖乖女”,一味将就着母亲,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2001年,母亲望瑞玲所在的工厂搬迁,老员工需要35000元自购单位新房,可这3.5万元对她们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她哪有这么多钱来买房?母亲只能住在老房子里面。

别人都搬离了老区,看着空荡荡的房子,望瑞玲显得格外孤独寂寞,心中五味杂陈,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

此时她的儿子杨平平也考上了武汉大学,一门两贵子,让人羡慕不已!望瑞玲想着自己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且都考上了大学,该享享福啦!

于是,母亲向厂里申请办理内退手续,收拾好行李去武汉投奔自己的儿女。望瑞玲不声不响,没有跟女儿商量,大包小包就来到武汉大学宿舍楼下。



杨元元与母亲

杨元元听到母亲就在宿舍楼下,又惊又喜,她下楼一看傻眼了。母亲对她说:“我在家没事做,太孤独了,过来和你住宿舍”,杨元元都懵了,不知说什么好!

学校宿舍楼是给学生住的,而不是给家长住的,这不合理啊!杨元元眼看母亲大老远跑过来也不好拒绝,就瞒着学校与母亲住进了学生宿舍。

原本就很拥挤的宿舍,多一个人住就更拥挤了,她与母亲挤在1.2米的学生床上。一些舍友也不好说什么,就觉得有点尴尬,慢慢疏远了杨元元,有的则申请搬离宿舍。

杨元元心里感到很委屈与惭愧,母亲却一意孤行,熟视无睹。

此事被学校领导知道后,展开调查,调查发现杨元元家庭的确困难,学业成绩非常优秀,对她们网开一面,将她们母女俩安排到独立单间住,就这样她们母女俩在武大总算安定下来。

母亲为补贴家用,在校园里做点小生意,照顾着儿女,女儿陪伴着母亲散步成为校园里一道独有的景象。女儿杨元元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朋友与同学们都疏远了她,心中的委屈无处宣泄。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杨元元面临着毕业,意味着母亲将离开校园。杨元元大学本科毕业后,由于欠着学校的贷款,毕业证、学位证被扣押,没有毕业证,杨元元找工作屡屡碰壁。

她只能找些杂七杂八、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在武汉当过家教老师、摆过地摊、卖过保险,还创业当过老板,只不过都以失败告终。没有稳定的工作,她与母亲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杨元元

毕业五年后,才还清学校的助学贷款,拿到了毕业证。毕业后这几年,在母亲的羁绊下,杨元元一事无成,别的同学事业有成,而自己则陷入找工作的困顿当中。

其实,杨元元是有机会可以改变命运的。毕业后不久,杨元元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老家的公务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母亲却闷闷不乐,母亲认为好不容易走出农村,而现在又要回到农村,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杨元元只能选择放弃。

第二次就是,杨元元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之下,考上了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却因为自费学费太贵,又遭到母亲的反对:学费太贵了,读不起!

杨元元经过慎重考虑后,觉得母亲说得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她自费上学,也只好放弃作罢!

还有一次,杨元元接到西北大学的面试邀请,她非常高兴当即就买好了车票,母亲却认为“那是骗子,又那么远,到时候被人家骗了怎么办?”杨元元苦口婆心劝说着母亲,母亲依然固执己见,她又再次选择妥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她一味将就着自己的母亲,一味地妥协退让,偏执的认为只要母亲高兴就行、母亲幸福就行,我中有你,有你才有我,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母亲养育她不容易,却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这种畸形母女关系的形成,造成她后来悲剧的发生。

时间稍纵即逝,杨元元已到而立之年,还是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但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在弟弟的鼓励下,她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弟弟杨平平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直博生。

这是杨元元最后一次逆袭翻盘的机会,如果没抓住,就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幸运的是这次母亲没有反对,因为母亲喜欢上海这座大城市,在上世纪70年代曾在上海船舶厂进修过。但母亲要求带她一起去上海上学,重蹈几年前的生活,杨元元不知所措。



上海海事大学

为了让姐姐安心读书,弟弟杨平平想把母亲接到北京来住,但母亲不同意,偏偏要跟着女儿去上海。杨元元从未为自己而活,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

杨元元为维持在母亲眼中的“乖乖女”形象,她勉为其难地带着母亲一起去上海求学。

2009年9月,杨元元带着母亲来到上海海事大学报到,引来众多同学异样的目光。就这样,杨元元带着母亲住进了学生宿舍,母亲望瑞玲幻想着还像9年前在武汉大学那样的生活。

望瑞玲明知跟女儿住一起,会给女儿的学习生活带来非常不便,也知道同学们正在疏远她,甚至有的搬离了宿舍,向学校反映了此情况。

女儿杨元元也因此变得沉默寡言,她想摆脱母亲的束缚,但又想母亲在自己的身边,陷入矛盾、纠结当中。学校知道此事后,并没有像武汉大学那样给他们温情安排单间,而是责令她们在11月21号前搬离宿舍。



杨元元母亲

杨元元和母亲不得不出去找房子租住,但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非常昂贵,找了几天都没找到合适的房子。杨元元和母亲在宾馆住一晚要130元,母亲心疼不得了,母亲要求女儿去学校宿舍住,望瑞玲则谎称找到了一间便宜的房子住。

杨元元也没多想去了学校,母亲独自一个人在街上闲逛,为了省钱,并没有去住宾馆,望瑞玲回到学校,在学校体育馆内椅子上凑合睡了一个晚上,冻得瑟瑟发抖。

第二天早上,杨元元的同学发现母亲睡在椅子上,告知了她,杨元元赶紧过去找,发现母亲睡在学校的椅子上,瞬间扑上去抱着母亲泪流满面。

她们还得继续找房子,最终在杨元元体育老师的帮助下找到房租450元的房子。可是当她们搬到这房子住时,眼前一幕傻眼了,是一间毛坯房,连床都没有,四面透风,非常简陋。

杨元元只能返回宿舍拿被褥及床垫垫在水泥地板上,与母亲将就住一晚,母亲半夜冻得发抖,杨元元抱着母亲相互取暖这才睡着。11月份的上海,晚上的气温骤降至零下几度,可想而知,这对母女在这个晚上经历了什么?



杨元元母亲

寒风刺骨,夜不能寐,杨元元思绪万千:读了这么多的书,还一事无成,母亲还要跟着我到处受罪,我对不起母亲,产生一种消极厌世的念头。

第二天早上,杨元元对母亲说:“到学校申请去宿舍住,这地方没法睡觉!”母亲则在租房等她回来,没成想杨元元一去不复返。

不知这一天杨元元到底经历了什么?在2009年11月26日清晨,宿管阿姨打扫卫生时,发现洗手间里的惨状。杨元元半蹲着在洗手池前面,两条毛巾连在一起,一端套在洗手池的水龙头上,另一端套在她的脖子上,用力向前倾,就这样她自缢身亡。这是多么的绝望,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哪怕半途有一丝反悔,都有可能重回生门,可是她决然地离开了,年仅30岁!她临死之前喃喃自语:知识难改命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是一事无成,生活困顿!



杨元元自缢模拟图

宿管阿姨发现后,赶紧拨打120,可当救护车赶到时,杨元元已没有了气息。

学校告知她的母亲,母亲赶到宿舍哭喊着:是你们学校逼死了我的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学校领导不断安慰着这位母亲!弟弟杨平平也赶到了上海,处理善后事宜,母亲与弟弟将学校告上法庭,向学校索赔35万元。

最后,学校出于人道主义赔偿家属16万元,但拒绝道歉。此事件在当时网络上受到热议,更多网友们觉得是母亲害死自己的女儿,难以承受的母爱压垮杨元元最后的生命稻草。

时过境迁,批判她的母亲已毫无意义。但这样的悲剧给我们家长敲响了警钟:家长应给子女多点自由,不能束缚他的发展,给彼此多点空间,不能形成一种依赖关系。作为子女应该有主见,学会适当拒绝。

有些父母常以“爱”的名义,用亲情绑住子女,那是自私的表现,其实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他们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应该反思,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本文标签: ,自杀  ,自缢  ,清晨  ,杨元元  ,研究生  ,女学生  ,上海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