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课方案
根据《关于淮南市逐步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通告》要求,全市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除田家庵区划定的重点管理区域外,全市有序恢复到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现就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中职学校、幼儿园,下同)返校复课方案制定如下。
一、返校复课时间第一批:自5月5日(星期四)开始,普通高中、初中、小学高年级(4-6 年级)、中职学校复课。第二批:自5月9日(星期一)开始,小学低年级(1-3 年级)、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复课。在淮各高校继续实行封闭管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自行确定恢复线下教学时间。教职工严格执行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出行期间,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认真做好自我防护,不接待、不接触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人员。校外培训机构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返校恢复线下教学之前,不得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各县区可根据本通知精神和属地疫情防控形势,调整返校复课时间。集中隔离、封控区、管控区、居家隔离状态的师生员工按规定隔离/管控期满后即可复学,复学后落实7天健康监测,后续按照属地要求配合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二、充分做好返校复课前准备1.认真制定复课方案。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疫情形势科学研判,制定辖区内中小学校返校复学工作总体方案,报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批准。学校根据实际制定返校复学工作方案,经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等联合现场审验通过后,方可组织返校复学。市属学校按属地原则实施。
2.修订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学校按照《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第三版)》等要求,修订完善疫情防控“两案九制”,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责任人,做到保障落实、指导监督到位。
3.精准判定可复课师生员工。全面摸排、精准掌握全校师生员工(含保安、保洁、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保教人员等,下同)和共同生活人员返校前14天健康状况、出行情况等,按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精准确定可返校人员,不符合返校条件的不得返校。
4.开展校园消杀和环境整治。复学前,学校要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彻底消杀清理,按照《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消毒技术方案》要求,开展至少一次全覆盖消毒。对出现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学校,须请专业机构开展全面消毒。
5.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
6.完善场地设施。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学校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室,按标准完成隔离室防疫物资配备及环境消毒;合理设置入校通道和体温检测方式,保证学生能有序、分散、快速进入校园和教室;细化错峰入校离校、课间分区域分散活动、分时分散就餐等措施,指定活动区域、进出线路等,并使用标牌、地贴、划线等清晰标识,引导学生错时分区活动,避免不同班级交叉聚集。
7.注重心理疏导。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充分利用各类心理服务资源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积极实施心理关爱行动,至少安排一名心理关爱导师,及时疏导疫情防控背景下产生的负面情绪。
三、从严从细落实防控措施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第三版)》等文件要求,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重点把好以下“六关”:
1.外防输入,把好“校门关”。学校要进一步完善门岗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严格落实、监管到位,严禁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校园。师生员工进校必须查验身份、测量体温,分批、错时、错峰上、放学,引导家长接送时快接快走,避免人员在校门口集聚。外来人员进校严格落实“测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实名登记(凭身份证)+佩戴口罩”要求,要有专人接待、专人引领方可进校。对快递包裹等物品,必须在指定地点消毒后方可入校。寄宿制学校原则上仍然实行封闭管理。
2、严格要求,把好“人员管理关”。师生员工严格执行从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闭环出行,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业余时间非必要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聚集、不聚餐,出行务必加强个人防护。学校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降低图书馆、体育馆、自习室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密度,引导学生不扎堆、不聚集。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非必要不离淮,有从市外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有热或疑似症状、有被确定为密接或次密接者、有健康码或行程卡异常等重要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并严格执行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3.精细管理,把好“健康监测关”。学校要“一人一档”全覆盖建立师生员工健康档案,落实好晨午晚检、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复学证明查验等制度,要在班级开展晨午晚检,严禁校门口一检了之。对出现呼吸道发热等异常症状的人员,学校应按照预案流程及时处置。严格“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漏报、错报、瞒报造成后果的依规依纪处理。
4.防范未然,把好“核酸检测关”。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与当地卫健部门建立畅通的工作联系机制,保障师生员工每日不少于20%的比例进行核酸检测。学校要制定检测计划,保证每天以班级为单位全覆盖,每周完成一轮,做到不漏一人,“早发现”消除隐患。
5.家校联动,把好“家校协同关”。学校将《安徽省公民防疫个人基本行为准则》《淮南市20类常见违反疫情防控紧急、应急处置措施行为及法律后果》等宣传到每位家长。加强家校沟通联动,引导家长落实疫情防控个人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全力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每日如实向班主任报告学生和共同居住人员的身体状况、旅居情况、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等情况,共同维护学生和校园安全。
6.科学推演,把好“应急处置关”。学校按照《安徽省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第三版)》,健全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充实疫情防控人员,建立应急处置综合及联防联控等十个工作小组,开展多场景、实操性应对学校突发疫情应急演练,保证应急状态下预案能随时启动,各环节应急措施到位。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
四、压实责任确保稳妥有序“解封”不等于“解防”,常态化也不等于正常化。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属地、部门、学校、个人“四方责任”,共同确保复课校园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县区政府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方责任。属地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学校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教育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复杂形势,从严从实、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背景下返校复学各项工作,坚决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守住不出现校园聚集性疫情的底线;要主动联系县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饮、超市等经营者的监督管理,督促经营者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做好技术指导与培训、卫生应急处置,选派医务人员到无校医学校担任疫情防控指导员。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学校防控物资、生活物资的市场监管, 及时受理和处置不合格物资进入校园的举报投诉,强化对学校食堂、配餐机构的监管,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公安部门负责学生返校复课交通管控工作。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要定期开展自查, 及时排除风险隐患。要将本单位疫情防控相关责任分解到部门、明确到人。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是本部门、本班级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职责,为学生疫情防控做好表率。教师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个人防护、简朴生活,确保健康、安全、高效工作。如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依规依纪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要贯彻落实“双减”要求,做好教学衔接的同时重视家校衔接和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有针对性的加强体育锻炼,不得开展复学“摸底考试”,恢复正常教学后确需组织的,不得对测试成绩进行排名、公示。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学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将严肃问责,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