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6日,在一封写给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信中,美参议员乔什·霍利援引报道分析称,向乌克兰运送武器阻碍了美国向台湾供武,从而削弱了美国防止亚洲爆发战争的能力。他认为,这将导致台湾受到“中国入侵”。
乔什·霍利强调,美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台湾比乌克兰更加重要”,如果中国大陆成功“夺取”台湾,那么大陆将继续迈进主宰印太地区的道路,而这将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以及行为上的自由。
乔什·霍利写给布林肯的信
因此,他要求美国加速向台湾供武,快速释放积压至今共187亿美元的武器,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海马斯”火箭炮等“不对称防御”武器。乔什·霍利表示,“如果台湾和乌克兰都需要这些武器,它们应该优先去向台湾”,乌克兰不应该成为推迟对台供武的理由。
他警告称,美国已没有闲情逸致等到“中国入侵”发生后再向台湾供武,日前的解放军“锁台”演训加剧了美方的此类担忧,“由于台湾容易受大陆封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再向台湾供武将变得极其困难”,乔什·霍利说道。
作为台湾问题的“忠实爱好者”,乔什·霍利在此前佩洛西窜台之际,就针对中国大陆出言不逊,“中国是我们的头号威胁”“中国远大于俄罗斯带给我们的威胁”,总结下来,他的核心观点就是“欧洲各国对付俄罗斯,美国对付中国”。
乔什·霍利
因此,他频频提出美国应减少在欧洲的投入,不仅仅是在军援乌克兰上,在欧洲盟国的军事投入也应当削减,转而将精力完全集中在与中国对抗之上。
为了博得美国政府的关注,他还向布林肯提出了6点质疑,并要求布林肯在12月16日前作出答复。在这些问题中,他要求美国政府必须解释为什么优先向乌克兰供武而不是向台湾供武。
而另一边,美澳正举行2+2部长级对话(AUSMIN),双方的外长和防长均出席。美防长奥斯汀表示,中国在印太地区、太平洋岛国、东海、南海的危险及胁迫行为正破坏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他称“美国将同澳大利亚团结一致”,坚决成为维稳的力量,并和盟友们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而行动。奥斯汀确定,美国将增加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包括轰炸机和战斗机的轮换安排。澳方则表示,澳方最想要的仍是核动力潜艇。
当地时间6日,美澳举行部长级对话
而对于乔什·霍利参议员关于台湾问题的来信,美国务卿布林肯也作出了一部分回应。布林肯认为,美西方在援乌上的高度一致,以及向俄罗斯施加的巨大压力,将对中国大陆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以及台湾问题产生影响,“美国的利益显然是支持并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侵略”。
澳方则应声表示,澳大利亚将继续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并赞同布林肯关于台湾的言论,“澳方已经明确表示过,不要单方面改变现状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阅读:
美军官宣称:B-21可在解放军眼皮底下向台湾海峡投水雷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公开B-21隐形轰炸机,旨在威慑中国。”上周末,B-21作为冷战后美军第一架新型轰炸机的亮相颇为高调。美国防长奥斯汀亲临捧场,宣传这架新战机“前所未有的技术”,而很多美国媒体都在强调,它是美国1.2万亿美元核军备扩充计划的第一个成果,目标是“对抗中国不断扩大的核力量”,甚至有美军军官声称,B-21可以“在台湾海峡投放水雷阻挡解放军渡海”。而这只是过去一周五角大楼针对中国的一连串挑衅表演中的一个:继上周二美国发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臆测中国在2035年“将拥有1500枚核弹”之后,上周六美防长又宣称,美国需要用军力来确保21世纪的全球准则“由美国而不是北京的价值观制定”。同样在上周,美国海军还罕见地披露“西弗吉尼亚”号战略核潜艇停靠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的情况,被认为向中国等国发出了美军核力量在印太地区强势部署的信号。
B-21高调亮相
当地时间12月3日,美国防长奥斯汀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图书馆举行的论坛上声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愿,也越来越有能力重塑地区和国际秩序的国家”,而美国“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调整预算,以应对中国的挑战,”奥斯汀称,“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威慑需要来自实力。”他说,未来几年将决定美国可以拿什么与中国竞争。
当天奥斯汀还评论了俄乌军事冲突,一边强调五角大楼仍将致力于为乌克兰提供武器,一边又称会避免这场冲突“升级为美俄战争”。他还说,尽管如此,在中俄这两个核大国中间,中国“仍然是更大的威胁”,他没有解释理由。
资料图
此前一天晚上,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一处空军设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的亮相仪式非常隆重:不但奥斯汀和多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到场,还有美国空军核威慑力量的“三驾马车”B-52、B-1B和B-2从空中飞过,另外现场还展出了一架二战中日本空袭珍珠港后,曾参与“杜立特突袭”轰炸东京的B-24中型轰炸机。
B-21推出机库的那一刻,奥斯汀宣布:“女士们先生们,这是美国式的威慑。”他还说,B-21轰炸机的名字“突袭者”,就是为了向“杜立特突袭”行动致意。
《华尔街日报》3日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若干年内,美国制造了大量的轰炸机,目的是在与苏联的冲突中打击对方的纵深。苏联解体后,美国空军开始缩减轰炸机机队。B-21的使命是“逐步取代冷战时期的那些轰炸机”,报道称,这种新战机是华盛顿遏制中国的“核心元素”,它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击败北京迅速增长的网络、空间和核能力”。
资料图
“瞄准中国研发部署”
B-21的亮相引发外界围观。奥斯汀宣称,就B-21的性能而言,“没有比这更有效的轰炸机了”,“它会使目标处于危险之中。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很难从空中探测到 B-21”。当晚,神秘的B-21只是短暂地亮相了一下即退回到幕后,现场既没有说明B-21的具体性能和参数,也不许观摩的记者携带手机拍照。
“时隔30多年美国瞄准中国研发部署新型隐形轰炸机”,韩国《每日经济》4日报道称,这是一种能够携带核武器的远程隐形战略轰炸机,是继1989年B-2“幽灵”轰炸机首飞30多年后美军第一架新型轰炸机。B-21的形状类似于黄貂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隐身能力。如果说现有的B-2在雷达网络中看起来像一只小鸟,那么新的 B-21只有高尔夫球那么大,很难被发现。
“这是世界上首次公开第六代轰炸机”,日本共同社称,这种战略轰炸机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出色,还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这可以有效应对中国采取的不让美军靠近近海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除了隐身性之外,B-21还具有高度的联网功能,可与其他军用飞机等联合作战。
台湾中时新闻网称,在B-21战略轰炸机正式亮相前,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就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要用它来“威慑中国”,他甚至说,B-21“可以在解放军的眼皮底下,向台湾海峡投放水雷阻挡解放军渡海”。
军事专家张学峰4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此次美国军方声势浩大地举行B-21的公开亮相仪式,然后军方及媒体又高调宣扬此型飞机是为了遏制中国、威慑中国,这体现了美军一些人的反华思维定式。“但是这种喧哗反而让人觉得美国军方对于耗费巨资研制一款外形看上去和B-2轰炸机没有本质区别的飞机并不那么自信。”
资料图
7.5亿美元一架
日本《读卖新闻》称,研制可携带核武器的B-21是美军核武器现代化战略的一部分,此举旨在加强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核遏制力。另据彭博社报道,美国空军计划在未来30年建造一支拥有100架B-21的轰炸机部队,目前正在生产中的有6架,实际部署期预计在2026年至2027年之间。
按照2010年的美元汇率计算,每架飞机的造价约为5.5亿美元,按今天的通胀调整计算,约为7.5亿美元。韩国《朝鲜日报》4日报道称,B-2作为史上最昂贵的飞机,单价高达22亿美元。美军计划2026年左右制造100架B-21,但由于预算压力,是否真的会采购100架尚不清楚。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研发的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有望亮相。
中时新闻网称,B-21服役后,预计将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关岛,以及目前已部署B-2轰炸机的澳大利亚。“至于让B-21计划倍感威胁的中共轰-20,从去年以来各种媒体与影像曝光的次数大幅增加”,报道称,如果哪天睡醒发现轰-20已经出现,也不会感到意外,或许这些消息对美军急于让B-21亮相造成不小的压力。
美国“政府项目监督组织”资深研究员格雷齐尔说,(上接第一版)只有试飞开始后“真正的问题才会暴露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研制进度滞后和成本上涨。这架轰炸机是正在进行的“三位一体”核力量更新的一部分,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2046年整个核打击系统更新费用将耗资1.2万亿美元,除了战略轰炸机以外,还包括现代化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核潜艇。
张学峰表示,B-21的强大威力并非单枪匹马所能体现,而是要通过体系化作战,但当前美军的配套体系尚在建设中,还需要一段时日。
核潜艇也高调一回
据CNN 12月2日报道,美国海军本周做出一次罕见披露——首次公布“西弗吉尼亚”号战略核潜艇停靠迪戈加西亚岛的情况。这种“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理论上最多能携带280枚核弹头,是美国武器库中威力最大的撒手锏,因此其行踪向来高度保密。
一名了解情况的军事官员称,公开此次停靠的意义在于,美国军方希望向潜在的对手以及盟友“发出信号”。
谁是潜在的对手呢?美国“动力”网站分析称,可能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持续作战、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威胁’以及朝鲜越来越具有挑衅性的弹道导弹试验”。
这令人想起2010年7月,“密歇根”号核潜艇等3艘美国核潜艇几乎同时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浮出水面,“以表达美国对中国在东海试射导弹的不满”。十多年前的三艘核潜艇都没能“吓倒中国”,在中美海上力量差距大幅缩小的今天,这一艘在印度洋遮遮掩掩的核潜艇又能起什么威慑作用呢?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经济融合度和政治互信度日益增高的亚太地区,美国仍然迷信军事力量的优越性,试图通过制造事端和危机来保持其在亚太地区军事安全事务上的主导地位,这种做法不仅背离亚太各国的共同利益,也不利于美国自身国内问题的根本解决,无疑是一种病态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整体的国防政策已经不是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了,而是受到军工复合体的影响和绑架,并令美国的对华政策越来越无法做到理性和平衡。
【环球时报记者 马俊 郭媛丹 李雪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特派特约记者 岳林炜 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