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的拿去花怎么用,携程拿去花在哪绑的卡。
文 | 刘昂星
“过年回家,不如出门走走。”大年将近,对于承受着社会主要压力的年轻群体来说,旅行,已经成为过年回家外的主要选择。据飞猪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选择出游的人数已经连续三年保持正向增长,主力出行人群也多集中在90后群体,大年三十在异乡跨年也变成了现在年轻群体的新潮流。如今看来,旅游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轻休闲模式,成为了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行业对年轻群体消费场景的深挖,消费金融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战场。
与此同时,携程等OTA企业纷纷推出“先游后付”、“旅游分期”等以“旅游 金融”为卖点的消费金融项目,试图抢夺新市场的红利。
狼烟滚滚的旅游金融市场,会成为OTA企业们的新蓝海吗?
黎明前的市场
自国家对现金贷逐渐收紧以来,场景贷就变成了各路玩家争先布局的新风口。
而旅游行业作为天然的消费场景,吸引了大量如携程、同程等OTA企业,以及飞猪、美团等平台服务商加入游戏。
图片来源于各旅游网站
但在各大主流平台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旅游金融市场是否真的未来可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国内旅游总花费还在三万亿元左右徘徊,但截至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已经达到55.39亿人次,总花费突破五万亿元大关,涨幅高达69.2%,占据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6%。
在传统旅游业发展整体向好的同时,国内在线旅游业交易额也不断攀升,仅2018年营业额就达到了8750亿元,旅游人数也突破一亿人次,而且随着行业“互联网 ”形态的成熟,以及旅游销售渠道的下沉,预计到2019年,在线旅游交易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
但在在线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下,却潜藏在业务增速放缓的危机,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生活服务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指出,相较于2017年在线旅游业务环比增速24.3%,2018年的环比增速已经下降至17.82%。
“要倡导新的旅游消费理念,倒逼旅游供给的升级,促进旅游供需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公开表示。
因此,OTA企业为了解决营收增速放缓的问题,纷纷推出“先游后付”、“旅游分期”等旅游金融产品刺激消费。
那么金融是如何成为旅游这片产业的催化剂的呢?
据携程集团消费金融部门发布的《2020年春节分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选择分期旅游付款的消费者中,90后占比超过40%,成为首次超过80后占比的群体。
当年轻群体逐渐成为金融服务消费主流用户后,旅游分期市场的潜力将不容小觑,因为不同于老一辈传统的先存后用消费观,普遍收入不高的90后会通过分期的方式进行提前消费,另外年轻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OTA企业很容易通过社交平台将旗下金融产品推广出去。
随着社会发展,以年轻群体为主流的用户对旅游金融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那么如何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便成了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伴随着携程和美团等大玩家不断推出各种金融产品,旅游消费金融领域的战争一触即发。
行业间的考量
当平台拥有充足的流量后,基本上都会向金融业务发展。在传统旅游份额逐渐被各大企业瓜分,线上旅游利润不断被压缩的大背景下,OTA企业跨界金融服务行业,更多的是想实现流量的变现。
劲旅网总裁魏长仁就曾表示,旅游产品流水大,供应链长,这些都是做金融的基础条件。另外,旅游产品毛利率低,如果只做旅游,很难赚钱,在线旅游企业必须跨界金融业务,这是企业赚钱的一个方法。
而且在营收增速普遍放缓的整体环境里,OTA企业要想短期内交出满意的财报,布局金融服务行业无疑是一种“捷径”,而目前在该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几个玩家也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携程2018年全年净营业收入310亿元,相比17年上涨15.7%,7月,携程成立了携程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第四季度净营业收入大涨。
而且随着旅游分期等创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用户因旅游而产生的经济压力,还能帮助企业实现额外的收入,携程网CEO孙洁也曾公开表示:“我们仍将专注于开发创新性的产品并加强对供应商的支持。”
当旅游金融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众信旅游冯滨就曾表示:“旅游作为低频的消费场景,要通过服务来转向高频化。”
一个理想的金融消费场景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刚需、单价高、高频,最好还没有信用卡或其它的替代产品。
这样来看,旅游金融消费场景,并不理想。
首先旅游作为非刚需产业,目前跨界金融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盈利困难。就拿携程主推的旅游分期产品“拿去花”为例,截至2019年3月,拿去花业务自营在贷余额不足5亿,其半年营收爱惜日网仅仅只有1203万,而除去成本后企业净利润只有120万。
其次是市面上提供分期服务的可替代的金融产品较多。
“我经常在携程使用分期出行,但我不知道携程拿去花分期服务怎么使用,一般在支付时,我都会选择支付宝的花呗分期。”携程老用户小张向消金社表示。
携程拿去花旅游分期,图片来自携程app
目前携程由于支付牌照的缺失,旗下拿去花产品无法直接在支付时提供消费者使用,需要用户提前开通携程金融服务,这就导致消费者在支付时会惯性地选择支付宝花呗等同类金融分期产品,白白分走一大部分流量至其他平台。
然后是大量超出平台掌控的流量流入所带来的风控问题。
众所周知,OTA平台的扩展需要大量的流量流入,而开展金融服务主要是想通过旅游分期等方式刺激用户消费,并且通过收取手续爱惜日网费和分期费率来实现流量变现,但金融服务开展的前提则需要企业拥有足够的风控能力来保证还款率。
但实际上,很多OTA企业没有与自身平台流量相匹配的风控能力。以携程“拿去花”为例,据新浪财经分析,拿去花ABS2号在去年4月和5月期末基础资产不良率和额度较期初翻倍或接近翻倍,虽携程相关人员表示,累计不良率上涨是正常现象,但随着ABS发行量加大和时间轴延展,拿去花ABS2号2019年上半年不良率的涨幅明显高于2018年下半年的涨幅。
中旅研究院产业所杨宏浩就曾表示,先游后付实际上是信用旅游,用户很可能在旅游后因为对旅行产品不满意或其他原因而拒绝付款,所以OTA企业在开展此类金融服务时,一方面要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风险控制,减少“白嫖”用户的产生。
除此之外,过于同质化的产品,也成为了阻碍OTA企业发展的“大山”。
随着旅游这一新的消费场景出现,各大旅游企业纷纷推出了各种旅游分期套餐,但归根结底,这些套餐本质还是“机票 酒店 景点”的传统模式,并不具备差异性,无法形成足够的用户粘性,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分期产品时通常会在多个平台进行对比,然后选择价格最低的套餐。
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缺少用户粘性的平台想要留住用户,通常都会采用发放免息卷或者降低利息的形式,但这种行为并不利于行业发展,反而会促使企业间进行恶性竞争,靠打“价格战”来获取顾客。
而且随着企业利息手续费收入的减少和资金周转的压力,大部分企业都会采取绑定销售或者暴力催收等方式提高企业营收和降低坏账率,而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就是直线攀升的投诉量。
OTA企业只看到潜力无限的蓝海,却忘记金融是中国的严监控行业,而他们肆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丧失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
跨界后的无奈
在国内整体经济下行的趋势下,谋求变革,寻求业务增长点,成了很多传统企业的新方向,那么是否代表着旅游金融服务就是OTA企业未来新的发展方向?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作为最早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途牛,就在C端屡翻跟头。
自2014年途牛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亏损就一直伴随着这家老牌OTA企业,至今已经累计数十亿人民币的负盈利。
途牛CEO于敦德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旅游 互联网 金融”是OTA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规划了四个金融场景,分期付款、理财、大额信贷、供应链金融。
不出意外,2016年途牛宣布成为集团化企业,拆分为旅游度假和科技金融子公司,在战略上将旅游金融作为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但新的发展方向并没有帮助途牛挽救颓势,反而将途牛拖入更深的泥潭,上市六年来仅2018年实现盈利1090万元。
陷入经营困境的途牛将问题原因归咎于成本上升,以及线上红利减退,但业界普遍认为,途牛发展颓势的背后,是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失误,以及在金融这一严监管行业里,通过“霸王条款”违法损害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企业C端流量大量消失。
据消金社查询聚投诉平台发现,自途牛上线旅游分期服务以来,不断有用户投诉取消分期旅程后被扣大量违约金和分期费用,而且在整体营收下降的情况下,途牛还偷偷捆绑销售保险业务。
途牛投诉界面截图,来源:聚投诉
在某业内人士看来,用户口碑以及企业公信力对提供金融业务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而且在用户普遍维权意识较高的情况下,套路消费者的行为必将遭到市场反噬。
那么转型B端市场,是否就是旅游金融发展的正确方向?
由于OTA企业具有垂直整合产业链的能力,因此在B端赋能,不仅能够加快自身生态链形成,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业务突破口。
而携程就瞄准市场,推出了金融产品“驿启装”,力图帮助中小酒店解决前期装修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与酒店这一旅游重要消费场景的合作。
“从以前单纯的分销合作,转变到现在的融资合作,携程主动帮解决中小酒店硬件提升难题,在助力酒店升级换代的同时,还将使消费者住的更好。”携程CEO孙洁表示。
携程在To B端的发力,确实帮助一大批中小酒店快速成长起来,同时完善了自身的生态布局,促进了C端的流爱惜日网量变现,而且在行业逐渐被携程、美团以及飞猪等玩家垄断之后,佣金上调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据悉,携程美团等平台佣金已经上调至20%,而佣金上涨必然会导致酒店等商户利润下降。为了维持收入,商家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提高产品单价,另一个就是降低服务质量,而无论是选择哪一个,最后侵害的都是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看来,各大OTA企业仍处于“旅游 金融”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而这种模式究竟是旅游业的新风口,还是注定走不通的死路,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妄想通过套路消费者获得利润的企业,终将被行业淘汰,而只有推出以真正解决消费者消费痛点为目的的金融产品,才会推进旅游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