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社会热点2022-12-18 20:10:42佚名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撰文 | 余晖

“疫情防控”工作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顺利渡过流行期备受外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几天,《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署名为“仲音”的文章。聚焦的主题都是“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这三篇文章分别是:

  • 12月16日,《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

  • 12月17日,《不断筑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防控屏障》

  • 12月18日,《在疫情防控中有力保障改善民生》




相关报道

几个细节值得一提。

第一,最近这段时间,“仲音”连续刊文谈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月11日,《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1月12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19次刊发“仲音”署名文章,持续为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发声。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此后,《人民日报》又接连刊发了多篇“仲音”署名文章,为“新十条”发布后落实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发声。

第二,“仲音”最近三天发布的文章,多次肯定了近三年来的抗疫战略策略。比如,文章提到:

  • 过去近三年,我们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

  •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精准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近三年来的抗疫战略策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举措,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方案。

  • 我们的抗疫各项措施是科学精准、及时高效的,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

  • 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 我们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的同时,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12月18日,新华社发文称,当前,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新一波疫情高峰来临。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变化。

今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这次会议特别提到:

  • 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优化调整”依旧离不开实事求是。

《人民日报》在文章中提到,近三年来的疫情防控充分说明,尊重科学是抗疫的有效武器,实事求是是抗疫的重要法宝。

“当前,病毒弱了、我们强了,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抓住时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无论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科学精准始终是道必答题。”

第四,“接种疫苗”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人民日报》的上述三篇文章中提到,“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是直接决定一个社会能否抵御疫情冲击的关键变量。”“当前,疫苗接种正精准推进,各地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压实属地责任,加大动员力度,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


视频截图

就在12月17日,在2022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在现阶段感染高峰期马上来临之际,对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护。

他说,“如果老人没有打过疫苗,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而去见老年人的时候,也要戴好口罩再去。最终希望老年人能够注射疫苗,有更好的药物能够去保护他们。”

第五,“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也是最近频繁被提及的一个重点话题。

《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到:

  • 加快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根据疫情形势、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强化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及时提供咨询指导;

  • 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政知君注意到,最近,多地都召开会议强调了就医用药等问题。最新的一例是浙江。

12月17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浙江的会议提到,要确保安全平稳有序渡过第一波疫情高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全方位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充分准备。

会议还提到,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及时回应群众疑虑、澄清谣言传言,引导群众理性看待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和疫情形势变化,为社会各界增强抗疫信心、配合抗疫举措、维护正常秩序营造良好氛围。

延伸阅读:

多地判断新冠疫情峰值时间 一省已进入应急状态

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工作重点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和重症率都有所降低,但传染性依旧很强。

12月16日,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直言,现在疫情大幅度上升,且上升速度非常快,甚至出乎公共卫生专家的预料。



视频截图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对于感染高峰,山东、江西、河南、浙江等地预测达峰时间,并对防控措施做出了具体部署。

高峰何时到来?

近期,梁万年、曾光、张伯礼、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都对感染高峰作出了研判。

综合来看,专家普遍认为,疫情或在一个多月左右达到感染高峰。



视频截图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根据传染病传播规律,要经历引入、扩散、上升、高峰、下降5个阶段。

现在在很多城市,奥密克戎感染已经进入上升期,但有些城市还是扩散期。具体几月份达到高峰,不同城市需要区别来看。

曾光进一步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北方比较严重,京津冀地区疫情感染情况差不多,但从北向南,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从东部向西部,有一个蔓延的过程。

公开报道显示,多地已就本地区疫情高峰时间给出了明确预测。

  • 山东

据《济南时报》12月15日报道,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董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山东省第一波高峰期会比其他地区有略微延期,预计应该在明年1月份,农村的疫情高峰期会相对晚一些。

  • 江西

12月15日,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医疗救治组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南昌医学院党委书记龚建平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介绍,据专家分析研判,江西下一波疫情高峰将在今年12月底、明年1月初到来,春节前后达到峰值。

  • 浙江

12月15日,浙江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专家研判,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国将会迎来一波疫情高峰,浙江也不例外。

  • 河南郑州

据大象新闻12月16日报道,网上调查和预测称,郑州疫情感染情况第一波阈值在12月15日,第二波阈值在12月20日,高峰时间则在1月15日。

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上数据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目前郑州疫情还在发展期,未到第一波疫情高峰

“争取防控工作主动”

在预测达峰时间的同时,多省份也在部署防控措施。

其中,医疗救治是重点,对于发热门诊设置、床位准备等,多地都给出了明确时间要求。‍‍‍‍‍‍‍



视频截图

  • 江西

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医疗救治组组长龚建平介绍,江西全省各级指挥体系严阵以待,已进入应急状态,并成立了医疗救治工作专班,建立疫情监测预警和趋势仿真系统,及时预判疫情传播情景,灵活反映相应医疗负荷,争取防控工作主动。

按照江西省要求,12月20日前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要设置发热门诊,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设置发热诊室,并向社会公布地址、联系电话;12月31日前各项医疗资源保障到位,确保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得到及时救治。

  • 山东

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董亮介绍,接下来可能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展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准备,目前已在紧锣密鼓准备,一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完成。

此外,为了解决医疗挤兑现象,部分方舱职能已经转变成为亚定点医院,可以用于收治普通型和重型的新冠患者。

  • 浙江

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24小时开诊。

12月底前,确保全省床位数总量不低于10万张;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综合ICU床位不少于总床位数的4%,另按不少于总床位数4%再准备可转化ICU床位数,最大程度满足重症救治需求。

确保全省医疗物资和防疫物资不低于3个月用量,并在全省范围统一调度使用。

  • 河南

医疗系统已是一级备战状态。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河南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医疗机构分管医疗的院长和医务部门24小时在岗值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高风险人群建立台帐。家庭医生团队要对辖区内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建档立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定期进行随访。这项工作要于12月20日以前基本完成。

延伸阅读:

防控重心转移!国务院副总理强调“当务之急”,多地已开始行动

据新华社报道,12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明确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居家隔离之后,孙春兰首次到地方调研。

在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之后,防控工作重心也发生了变化。‍‍‍‍‍‍‍‍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调研中,孙春兰强调,要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

三个细节值得注意。



孙春兰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感染者快速增长期”

首先是最新疫情形势。

在11月30日、12月1日接连两场有关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座谈会上,孙春兰曾强调,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也就是“新十条”,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等工作提出十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的要求。

从各地和全国发布的数量来看,在院诊断新冠感染者数量及核酸检测数量确实均呈下降趋势,但疫情仍在传播扩散。

具体到北京。

12月1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31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表示,从新冠病毒传播的速度和波及的范围上看,当前北京市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的趋势仍然存在。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

在新华社此次有关孙春兰调研的新闻稿中,给出了最新数据和判断:

当前,北京市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但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目前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50例,多有基础性疾病。

工作重心转移‍‍‍‍‍‍‍‍‍‍‍

其次是当前防控的重点工作。

随着“新十条”的出台,一些疫情防控措施在逐步调整,如一些地方取消场所码、“通信行程卡”下线等。

这次在北京调研时,孙春兰强调,要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加强统筹、转变观念。

要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要如何做?孙春兰在调研中对北京提出了要求。

  • 医院

目前北京市有303家发热门诊,要优化流程,同时扩容医疗资源,加快在方舱医院设置发热门诊,所有发热门诊都增加诊室和医务力量,分流大医院患者就诊压力,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 社区

要强化分级诊疗,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院作用。社区要从风险人员管控转到医疗救治服务,做好健康调查、送药上门、心理疏导。

  • 重点人群

要加强老年人、儿童、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脆弱群体的保护,不管新冠还是普通患者,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治疗。

当务之急是保障好就医用药‍‍‍‍

第三,当务之急。

现在,有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都选择居家康复,对新冠病毒防治药物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由此带来的“买药难”的问题被普遍关注。

来看北京。

孙春兰在调研中强调,当务之急是支持北京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下大力气加快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我们有举国体制的优势,一定能平稳渡过疫情高峰。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成立了以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卫健委等为成员单位的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全力保障医药物资用品供应,同时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批发、零售环节流转,打通药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除了北京,连日来,上海、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海南、青海、安徽、黑龙江、吉林等多省份党政一把手都在开会部署保障群众购药工作。

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做好药品产供储配各环节工作,坚决防止抗疫药品“断供涨价”、严厉打击囤积居奇。‍‍

以吉林省为例。

  • 12月12日,吉林全省工业领域防疫情、稳运行、保安全视频调度会议召开。省长韩俊在会上指出,支持企业做好防疫物资药品储备,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查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

  • 12月13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做好药品产供储配各环节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确保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另一方面是保生产。

省级领导已赴药企一线调研抓落实。

12月13日,湖南省副省长秦国文在长沙调研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情况,他到访的其中一站就是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

秦国文强调,相关企业要在关键时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根据市场迫切需求做好新冠肺炎治疗药品的生产、供应和配送。

多个拥有大型药企的省份也已行动起来。

据《湖北日报》报道,生产线持续24小时运转,已成为湖北多家重点药企常态。湖北省经信厅还成立了7个帮扶工作队,深入重点企业驻厂驻点,掌握企业现有库存、每日产量、次日排产计划等生产信息,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协助支持企业做好扩产扩能工作。

本文标签: ,疫苗  ,传染病  ,病毒  ,疫苗接种  ,接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