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怎么样 九院皮肤科怎么样

社会热点2023-02-13 18:06:47未知

九院怎么样 九院皮肤科怎么样

文 戈多

【医美成“疯” · 中国整形医美调查专题之① 】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总额有望突破4810亿元,居世界首位。整形医美,早已成为风潮,甚至开始趋向“疯狂”。当“美丽”变成一种可以被购买的“商品”,整形医美行业既可能愈加繁荣,也可能愈加混乱。新周刊记者走访各地,对整形医美行业状况进行多维度的探究,敬请系列报道。本篇为专题第一篇:聚焦三位女学生的医美经历,对医美体验做出最直白的描述。

当医美进入校园,“美貌内卷”也悄悄开始了。/《狼狈》剧照

打开医美APP,各种人生逆袭爽文蜂拥而来,“整容后收获混血男友”“5W做鼻综合后换头”,靠整容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比比皆是。

这些逆袭故事,多由幕后写手们批量生产,编撰的痕迹一目了然,但对于处在外貌焦虑中的年轻女孩来说,这样的故事,让她们看到了快速、便捷的“咸鱼翻生”法。

医美自媒体“陪整日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作人员经常会在深夜收到年轻女孩的私信照,一张自己的,一张情敌的,请他们点评,帮自己找出“面部克星”。这些女孩很多要么未成年,要么是刚成年的00后。

根据新氧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00后在医美用户中的占比,已经接近19%。走进医美产业发达的各类医美机构,新周刊记者发现,等待区里,总有成群结队的妙龄少女。

4月下旬,新周刊记者走入成都某艺术高校的校园,在这里,抬眼就能见到假感严重的肋骨鼻、双眼皮。在成都,新周刊记者听到了女孩小妍的故事。

另两个故事,来自于东北女孩卜卜,以及身处上海的广东女孩卡尔。

医美行业的“氪金”程度,远不同于其他品类的消费。它像黑洞,自带加速度,疯狂地把消费者吸入其中。对于缺乏固定收入的女孩来说,在医美上花的钱,往往是她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开销。

当医美进入校园,“美貌内卷”也就不可避免了。

“中考结束第二天,我去削了下颌骨”

(卜卜,19岁,吉林,社会学专业)

绝大多数人的医美之路都是从割双眼皮开始的,但卜卜是个另类,她是从危险系数极高的磨骨项目开始的。

2017年夏天,卜卜15岁,初升高的压力远没有她的外貌焦虑大。

中考最后一门考试科目是英语,卜卜提前交了卷,那一刻她心情飞扬——考完试,她就可以去整容了。

交完卷子,就可以去整容了。/《同桌的你》剧照

中考结束的当晚,卜卜联系了事先查好的整容医院。卜卜所在的东北地级市只有一家整形美容医院,选择匮乏,消解了大城市里医美机构遍地开花带来的选择焦虑。

卜卜是典型的东北女孩,做事快准狠。当晚,她下定决心要去做下颌骨磨骨手术,并为此失眠了半宿。隔日清晨,她带上两万元压岁钱,拉上表姐,打车前往医院。

在大城市的正规医美机构,要做下颌角磨骨手术必须年满18岁。但在卜卜所在的城市,只要钱到位,年龄不是问题。卜卜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手术计划,所以拉表姐充当监护人,在手术风险告知书上草草签下了名字。

早上拍片,下午手术,问诊时长不超过半个小时,整个过程顺利得不可思议。躺上手术台的卜卜,感觉自己像个战士,大无畏、为了“美丽”上战场,兴奋感胜过恐惧。开始磨骨时,她隐约听到了磨骨声,但醒来以后,她觉得那大概是梦里的幻听,因为手术是全麻的。

镜子里的自己,脸上缠满了绷带,仿佛刚从一场车祸中侥幸逃生。/《整容日记》

手术后,卜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缠满绷带,仿佛从一场车祸中侥幸逃生。接下来的一周,她躺在病床上成了“哑巴”,剧烈的疼痛让她难以张口说话,什么也吃不了,只能喝粥,但她安慰自己这是“一箭双雕”:不仅拥有了小V脸,还能顺便减肥。

愈合用了半个多月。但好在苦尽甘来,那个夏天成了卜卜初恋的开端,也意外让她和母亲达成了和解。

在此之前,母亲坚决反对她整容,但现在态度完全反转。因为担心卜卜未来会对自己再下“狠手”,母亲索性决定亲自查找资料、研究医美,助力女儿的“整形之路”。暑假的最后一个月,母亲带她去做了牙齿正畸——因为地包天和乱齿,牙齿矫形器伴随了卜卜高中三年的时间。

上高中以后,卜卜的“美丽事业”越走越宽,而且90%的医美项目都是由母亲主动陪同的。

那个夏天成了卜卜“初恋”的开端。/《再见,少年》剧照

上大一时,她已经做过了眼综合、自体脂肪丰太阳穴、蜂巢皮秒、光子嫩肤,至于文眉、文眼线这种“小项目”,她每隔两年就要去返工一次。

卜卜成了同学中最资深的“医美专家”。

她习惯了医生在手术台上扯出带血的东西,是肉、抑或什么肌肉组织?她说不清。开眼角时,她听见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带血的棉花球在她眼前一遍一遍地晃动。因为是局部麻醉,卜卜知道这一次不是幻觉。

眼综合项目包括“双眼皮 开眼角 去黑眼圈”,眼睛一共缝了12针,是为了未来后悔之日还有机会修复。

但卜卜不觉得可怕,因为“起点太高”:对一个15岁就经历过磨骨的少女来说,疼痛算什么?

“因为医美,我连心理素质都变好了。”卜卜说,和同学们在一起,就算是玩最“血腥”的恐怖型密室逃脱,她也心如止水——“来8个猛男一起玩,我也能保护他们!”

卜卜的容貌焦虑是从胖开始的。因为“爱吃”,1.62米的卜卜一度长到了接近140斤,整个人就像充了气一样,五官、身体全变形了。周围人的每一句评价,都像钟杵一样在她的心头撞击,而且余音不绝。

卜卜的容貌焦虑是从“胖”开始的。/《丑女大翻身》

初三,为了通过体测,卜卜在短时间内疯狂训练,达成了瘦身20斤的目标。瘦身成功以后,她突然感受到了变美的“赋能”,而且一下子发现了自己久违的存在感。

瘦下来的卜卜,感到自己的脸部线条清晰了,但下颌骨的方线条也随之变得明显了。因此,在中考冲刺阶段,上网查看医美资料、医美测评成了卜卜做题之余的最大消遣。

外貌焦虑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卜卜只获得了片刻歇息。上了高中后,对外形的不满再次缠身。

高中校园里有一面留言墙,一些长相不好看的女生会遭到匿名攻击。虽然那面墙始终没有出现过卜卜的名字,但陌生同学对“丑”“胖”的耻笑,触发了她的自卑记忆,留言墙上和容貌相关的字句一一滑入她的梦里。

“那面墙上的所有吐槽都几乎围绕女生,不好看的会被骂,好看的女生也会被骂。”小小的校园,让卜卜感受到了全社会对女生的容貌苛求。

留言墙上,陌生同学对“丑”“胖”的耻笑触发了她的自卑记忆。/社交网站截屏

为了让自己的体型更加完美,卜卜遵循“从轻食到轻断食”的减肥法则。有一次上讲台做题,卜卜看到自己握着粉笔的右手,“就像一只萎缩的鸡爪”,突然两眼一黑。

但瘦是令人“上头”的。卜卜开始服用在朋友圈微商那里购买的减肥药,并把“少女时代”组合里80多斤的金泰妍视为“减肥偶像”。一天早晨,卜卜在睁眼的瞬间,感觉心跳飞快,随后心脏骤停了几秒。

卜卜生命里极为罕见的恐惧感轰然而至,她决定停药。

上了大学以后,卜卜被调剂到社会学专业,她由此了解到了女性主义。现在,她自我定位为“拳师”,并开始对自己的“医美成瘾症”进行反思。

卜卜认为这是一个“美貌内卷”“减肥内卷”的时代,“明明只有极少数人是女明星,但我身边的大多数女生,都以女明星的标准管理自己的身材和外貌” 。

她的室友A,只吃黄瓜和西红柿;室友B,只喝脱脂奶、从不吃晚饭。“有一次我喝了一口室友B的脱脂杏仁奶,天啊,口感和水泥一模一样!”

“我看到她的脸,get到了刀削斧凿的感觉。”/整容少女周楚娜@小z娜娜Nana截屏

卜卜今年19岁,过去5年里,她在医美上的开销,早已超过10万元。未来的修复费用,预估会更贵。卜卜承认自己在医美上不断砸钱,是一种“鸟笼效应”——当一个人偶然获得了一件原本并不需要的物品,便会在这个物品的基础上,不断地花钱添加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

尽管一度沉迷医美,但卜卜在审美上自认是“清醒”的,她把整容400多次的00后网红女孩周楚娜视为整容反例——“我看到她的脸,get到了刀削斧凿的感觉”。

今年,卜卜的医美之路有了放缓的迹象。最近,她想要放弃考虑了好多年的鼻综合手术,她讲起她喜爱的小红书博主在做完肋骨鼻之后的吐槽:“感觉皮肤撑不住骨头。鼻子里常年有脓,奇臭无比,像是肚脐眼的味道。尤其戴口罩的时候,那味道,绝了!”

鼻子里常年有脓,奇臭无比,像是肚脐的味道。/小红书博主@张轻轻

在大学这一年里,卜卜想明白了一点:自己终究不会靠脸吃饭。

“相比起外貌,我还是对我的文笔和创造力更自信一点。”她又强调了一句,“如果不是靠脸吃饭,那整容一定要适可而止。”

“面诊师的嘴,骗人的鬼”

(小妍,20岁,成都,编导专业)

“你闺蜜这么好看,和她走在一起,你不自卑吗?”

读高一,小妍和闺蜜第一次造访医美机构。刚进面诊室,她就遭遇了面诊师的严厉打击。因为小妍的闺蜜是“欧式大双”,面诊师就不断强调小妍的单眼皮如何地使她“精神呆滞”,又如何地让她的面容黯然无光。

如今的小妍早就意识到,贬低自信,永远是面诊师套路顾客的第一步。但当时16岁的小妍只觉得痛苦沮丧。跟妈妈哭诉后,她开始定制各种变美计划。随着年龄增长,她不断地推翻、修订计划。

贬低自信,永远是面诊师套路顾客的第一步。/《整容日记》剧照

因为妈妈不同意刚读高中的小妍做双眼皮,小妍于是开始试水各项轻医美。

高一暑假小妍参加军训,两周下来,皮肤晒黑了。妈妈安慰她“晒黑的皮肤可以白回来”,但几个月的恢复期对小妍来说太漫长了,她在网上疯狂查看美白针、果酸焕肤、光子嫩肤、黑脸娃娃等等美白项目。

那时的小妍,信息闭塞,唯一知道的医美测评软件是大众点评。“我也不知道比对,大众点评说什么好我就信了。”后来小妍才知道,各大软件上的医美机构评分大多是刷单刷出来的。

小妍选择了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医美机构,广告铺天盖地的那种。但到了机构以后,面诊师的态度让小妍非常不适。

本来只是想做个光子嫩肤,面诊师却把两支棉签塞进小妍的鼻孔,向上用力一顶,让小妍直视镜子里的自己,“看看,如果鼻头更翘、更小,才会好看”。

“破皮”的手术对小妍来说工程太大了。/《狼狈》剧照

“破皮”的手术对小妍来说工程太大了,而且她没钱,每个月攒下的几百元零花钱只够她做一些便宜的小项目。

高中三年,小妍尝试了很多轻医美项目,从小气泡、激光美容到注射类的玻尿酸,“不破皮”一直是小妍做医美的底线。

熬到了高中毕业,在小妍的软磨硬泡下,妈妈带她去了上海的一家知名整形机构做双眼皮。

医美从业者都知道,初三毕业、高三毕业,是年轻人的“容貌改造黄金期”,因为在这两个节点之后,身边的圈子就会换一拨新人。这样一来,就没人知道你的脸整过了。

去机构的时候小妍只是打算切个双眼皮,但很快,她接受了面诊师的“贴心”建议,“要做就做个眼综合全套,要美就美个彻彻底底”。就这样,双眼皮手术成了“去皮去脂 开内眼角 全切 提肌”,一共花了1.4万元。

双眼皮手术,通常是年轻人的医美第一站。 /某医美App截屏

双眼皮手术,通常是年轻人的医美第一站。根据报道,每年毕业季来临,上海九院(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三甲医院,以整形专科闻名)的双眼皮手术可以一直排到第二年。从手术室里出来的年轻女孩,口罩上方都有一双水汪汪的双眼皮大眼。

可以想见的是,她们很快就会产生其他的医美需求。而这些需求,很多时候并非是自发的。

小妍和医美机构打交道的这5年里,面诊师的“营销组合拳”多得不计其数。

比如医院永远在店庆,如果今天不做,“低过双十一的感恩特价”你就此生无缘了。但只要你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医美机构门口的店庆粉色气球拱门,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出现一次。

医院永远在店庆,如果今天不做,你就永远错过“感恩特价”了。/某购物网站截屏

再比如医生的预约永远满位,但又总是可以在“百忙之中”为你安排一台手术。如果你现在不下单,下次预约就要半个月以后了。

先抑后扬,也是所有面诊师的惯用伎俩,尤其是对看上去不太自信的学生,面诊师会想方设法打击你的自我评估,灌输“颜值不高,不仅会毁了恋爱、还会毁了事业”之类的大道理。

“我这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为你好。”面诊师对手足无措的小妍说,语气妈味十足。

在不少面诊师的话术里,那种“成绩优秀但疏于打理自己”的普通长相女学生,是很不堪的。在他们眼中,女性智力好像不值得一提——“啧啧,看看你这眼睛,得学习多努力啊才会这样啊,两眼都没神了”,眉宇间还掺杂了轻蔑。

让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医学教育的营销人员,在你脸上指指点点、规划人生中的“第二张脸”,怎么看都不靠谱。

为你规划人生中“第二张脸”的,通常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医学教育的营销人员。/《超级维纳斯》

各类医美KOL,也是“医美黑产”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医美博主最喜欢打着科普、避坑的大旗,然后夹藏私货,暗中塞给你无数虚假信息。”小妍说。

小妍曾经试过的“徒手整容”,就是一项“超级无敌智商税”。某KOL解释,小妍整骨的原理是“徒手矫正面部骨骼的移位问题,将骨缝严丝合缝”,“不动刀、不动针,就能解决颧骨外凸、脸大等情况,还可拥有流畅的脸部线条”。

然而,缴纳3000元的疗程费后,小妍发现这个所谓的整容项目只是在消除水肿,而且视频里呈现的“瘦脸”效果,只是因为博主“永远先从脸小的那边做起”。

小妍还进过一些医美KOL的群,群主会抛出各类团购价的医美项目。有一次,一个用户在群里吐槽团购的项目没有效果,很快,这个用户就被踢出了群聊。

医美KOL,会在群里抛出各类团购价的医美项目。/微博截屏

小妍回想自己的中学阶段,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觉得自己好丑”。其实,比起普通女孩,小妍是好看的。但她高一时选择了艺考,从此置身于各类漂亮女孩之中,所以觉得自己只配做“路人”。

对外貌的不自信,让小妍坚信自己“无缘爱情”。高二时,小妍被同班男生表白,她一阵惊慌。每天早晨起床后,她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问:我哪里好看了?不不不,他一定不是真心爱我。

仿佛全世界只有长成标配的女明星才配得上爱情。

小妍眼看着有女孩在医美的道路上坠入深渊。高中时期的同学,毕业后去做视频直播,因为没有什么技能,就陪男用户聊天,“露腰露屁股的那种,一晚上可以靠打赏赚到上千元,然后再用钱去做医美,强化自己的吸引力”。

对外貌的不自信,让小妍坚信自己“无缘爱情”。/《我的少女时代》

做医美真的能变现吗?小妍觉得“肯定能”,但她马上想到,做视频直播的女孩时常收到骚扰性言论,还有一次在连麦过程中遭到了男性粉丝的辱骂。

还有一个同学,屡次被医美机构忽悠贷款。今年初,各类医美贷APP被公安部门查处下架,但医美贷款的途径依然源源不断。“如果你去一般的医美机构,他们会推荐你在花呗、白条上贷款,根本不考虑你的还款能力。”

如今,小妍进了某艺术类大学的影视编导系。但她发现,明明是拼才华的一个专业,却一样难逃“美貌攀比”的境遇。

小妍觉得,这大概是“隔壁表演系、播音主持系传来的风气”。

“没办法,走在校园里,大家才不管你是哪个系的。总之,不好看,你就没戏了。”

明明是拼才华的一个专业,却也难逃“美貌攀比”的境遇。/《北京女子图鉴之整容大师》剧照

“为了核实医生的资质,我下载了他的论文”

(卡尔,21岁,上海,平面设计)

“开始做医美之后,我停用了各种高价护肤品。”卡尔说,上千元的贵妇精华比起医美的效果,差太多了。

如今,读大三的卡尔每个月的医美支出是1000元左右,这笔钱当然要比买高级护肤品来的便宜。

卡尔接触医美的时间只有3年。到上海读大学后,卡尔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上海本地的女生很多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做医美了,上大学直接开始“抗衰”。但广东人妹子卡尔,只知道喝汤养生、药食同源。

卡尔的医美之路始于轻医美,起因只是“为了取悦自己”。尽管各类整容项目从各个渠道向她抛出橄榄枝,但她雷打不动。

卡尔感叹,现在大部分的医美机构,早已脱离了“医疗”的核心,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商业机构。至于面诊师、医美博主,就是其中的营销大师,“话术比技术重要”。

但就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微整注射,也需要医生过硬的技术。/B站视频截屏

一般人认为轻医美安全系数高,只要去正规机构,就能高枕无忧。但即便一个看似简单的微整注射,也是相当考验医生技术的,针头扎入的位置、液体推进的速度,都会直接影响面部效果。

自认“反套路能力”超强的卡尔,也踩过不少坑。

去年疫情期间,她初次尝试蜂巢皮秒,4000元一个疗程。因为她有脂溢性皮炎,做完手术后,炎症突然加剧,鼻子周边、下巴上长出红色小点,一颗颗急遽凸出来。

“如果去公立的三甲医院,他们会事先帮你预估皮肤状况;但在普通的私立医美机构,他们会直接让你下单。”

还有一次,面诊师说卡尔的泪沟严重、显老态,让她打玻尿酸填充。玻尿酸用的是最好的,剂量也是足够的,但却完全看不到效果。后来,卡尔去一家知名公立医院的美容科咨询,医生告诉她,她眼睛下方的凹陷是眼袋,“不是泪沟”。

“分不清眼袋和泪沟”这种低级错误,对医美机构的面诊师十分常见。/知乎截屏

“分不清眼袋和泪沟”这种低级错误,在医美机构的面诊师身上十分常见。同样常见的还有分不清“骨性嘴凸”和“牙性嘴凸”,顾客明明是骨性问题,面诊师会噼里啪啦地劝说一顿,让你去整牙。

卡尔最好的朋友因为做光子嫩肤烂了脸。

她们咨询的机构是一家5A级医美机构,按道理,产品、机器、医生资质都是正规军。但当卡尔试图帮朋友核查光子嫩肤机器的品牌时,发现资料很少。等朋友做完后,斑是退了,但脸上却长出了一大片痘痘。

“越长痘,越想再做。”3次下来,朋友的脸彻底烂了,看到镜子的那一刻,朋友哇一声哭出来。

医美这条路,没有绝对的“正道”。弯路,是每个求美者的必经之路。

“医美行业水太深。所谓的5A级机构、4A级机构,所谓的博士、专家,统统不要轻信。”这是卡尔的经验。她说,医美机构的等级、荣誉,“大多是各个医美协会颁布的”,而医美协会大多是民营机构,即使是国内最大的中国医疗美容协会,也存在不少争议。

卡尔建议,对于医美小白来说,一定要从公立三甲医院开始。/pexels

“甚至一些地方协会,给钱就能评奖,那些挂在墙上的、闪着金光的名誉牌、奖杯,看看就好,不要相信。还有医生们的博士头衔,一拉一个Dr.,但只要一查,就会发现查无此人。”

所以,卡尔建议,对于医美小白来说,一定要从公立三甲医院开始。“我宁愿我的医生没有五花八门的头衔,但他一定是医学专业出身、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在公立三甲医院当过外科医生。”

卡尔每做一个项目,都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做研究。像玻尿酸、线雕这种微整项目,卡尔会把医生的论文下载下来,研究一番,看看这个医生是否在“胡诌”,是否有独到的见解。

卡尔对医美项目天花乱坠的名字感到厌烦,什么初龄脸、霸屏胸、6D美眼术、白雪公主针、天使生态鼻……卡尔只想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概念,“直达”项目的核心。

卡尔对医美项目天花乱坠的名字感到厌烦。/某整形网站截图

卡尔从来不用任何医美APP,“我一注册,就有各种医美机构我,私信塞我优惠红包。放眼望去,全是广告,影响我的判断。”

不过,像卡尔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像她这么理性的,实属少数。

她说:“我们学设计的,最后比拼的还是作品和才华。我是很自信的人,不会被面诊师打击自信。至于其他人,随时都有可能被面诊师的任何一句评语给打趴下。”

《医美成“疯”》

中国整形医美调查专题正在连载

敬请期待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