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蓝白合”的时机正在成熟,最先坐不住的恐怕是……

社会热点2023-09-17 20:14:06佚名

吴蔚:“蓝白合”的时机正在成熟,最先坐不住的恐怕是……



侯友宜(右二)在美国拜会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图源:侯友宜选举办公室)

直新闻:吴先生,国民党籍参选人侯友宜上周开启了赴美行程,除了举行侨宴,会见纽约市长、警察局长,还将进入华盛顿会见美国在台协会官员,与美国智库的学者进行闭门交流。你怎么看待侯友宜此次访美之行?对他的选情会有拉抬作用吗?

特约评论员 吴蔚: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现实来看,参选人到美国去接受所谓的“面试”往往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因此,无论是赖清德、柯文哲还是侯友宜,他们去到美国大多都会先说一遍“通关文牒”,基于所谓的“台美关系”进行一番能让美国满意的论述。从现实的角度去看,这些话术是可以预期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参选人在美国是如何论述台海两岸关系的,是如何抛出他们的两岸政策,这个论述的叙事结构不仅大陆很在意,美国其实也很在意。

所以,我们会看到,侯友宜此次赴美最主要的比较对象,无疑就是前不久窜美的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请注意,侯友宜我使用的是“赴美”,而对赖清德使用的是“窜美”,这其实就能体现出,作为大陆人对这两个人到美国去,截然不同的性质判断。

赖清德是“务实台独工作者”,是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而侯友宜此次赴美,我相信他会展现出一个“危机管控者”、台海和平的维护者的形象。我相信,这是一个同时能让中美两个大国满意的角色定位。因为眼下的中美博弈,虽然烈度不断升高,但还没有到“总摊牌”的战略时刻。因此,寻求台海局势总体可控,依然是中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侯友宜此番赴美,我认为只要他不说错话,不横生枝节,总体上应该还是会为他的选情加分的。如果跟赖清德窜美进行横向对比的话,你会发现,赖清德去不了的地方,侯友宜去了;赖清德见不到的人,侯友宜见到了;赖清德必须提前录制的专访,侯友宜可以在美国当地进行。我想,这一系列差异,台湾民众是能够有所感的。



侯友宜(左二)访美,在外交智库进行座谈,左为陪同的台湾民代江启臣。(图源:侯友宜选举办公室)

直新闻:另一方面,国民党一众大佬频频同框,为侯友宜的选情造势,对内求团结,对外谋合作。吴先生,您如何看待“蓝白合”的前景?

特约评论员 吴蔚:台湾目前的选情,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民进党基本盘稳固寻求突破难,民众党凝聚力强但势能不足,国民党内部矛盾不小迟迟未能团结,郭台铭掠阵袭扰一心求个说法。

有民调显示,六成受访民众希望下架民进党,这固然代表了某种民心向背。但另一方面,民进党也在试图解构这份民调,比如逆向设问:难道有六成民众希望上架国民党吗?

是的,这样的逆向设问是有杀伤力的,归根结底在于,国民党是否能够以务实的政策、优异的参选人表现以及广泛的在野合作,寻求民众的支持。要将“下架民进党”与“选择国民党”进行逻辑上的衔接,否则,仅仅依靠“不要民进党的否定式投票”,是很难凝聚起胜选势能的。

目前我们看到了国民党一众大佬频频同框,为侯友宜赋能。在侯友宜此次赴美的团队里,不仅有长期留美的江启臣等人,长期跟随马英九的英文翻译更是出现在了侯友宜身边。种种迹象表明,国民党正在倾注更多的资源,力保侯友宜此行不失,想拿分,想拿大分。

我合理推测,国民党试图凭借侯友宜此次赴美,在民调上取得对柯文哲阵营的领先,以便于在下一阶段进行“蓝白合作”谈判时,抢得先机。



侯友宜(左)、柯文哲(右) 资料图

客观地说,所谓“蓝白合”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一方面,柯文哲虽然是一个能产生虹吸效应的独特参选人,但他们也非常清楚,明年1月13日进行的是两项选举,不仅角逐台湾地区领导人,也要进行立法机构民意代表的角逐。以民众党目前的人才队伍规模以及政党效应来看,单凭柯文哲自己是很难打开局面的。另一方面,去年“九合一”胜选的新竹市长高虹安弊案缠身,民众党在台湾地区的地方政务官独苗非常可能被连根拔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失去地方执政阵地的民众党非常可能面临泡沫化的危险。

因此,“蓝白合”之于柯文哲率领的民众党而言,诱惑力正变得越来越大。这恐怕已经不是出于“谁才能赢家通吃”的逻辑,而是一种基于“谋求生存”的内因驱动。

要想实现“下架民进党”的目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蓝白合作”几乎是唯一选择。当然,在野政党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彼此支持率相加,就能粗暴地压倒对手。在民意如流水的选举政治里,国民党与民众党求同存异、务实合作才有可能取得一丝胜算,如果只是貌合神离、强扭的瓜坐在一起,那1+1必定小于2,后果就不太乐观了。

作者丨吴蔚,直新闻高级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