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疫
水灾后卫生条件差,特别容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格外注意预防。
水灾过后常见病的中药方:
肠胃炎中药方:藿香二术二仁二蔻汤
藿香1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 砂仁8克(后下)、生薏苡仁15克、白豆蔻8克、肉豆蔻10克、生甘草10克
泌尿系感染中药方:加味五苓散
金钱草20克、桉树叶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桂枝6克、 炒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
湿性咳嗽中药方:加味二陈汤
生麻黄5克、炙麻黄5克、陈皮10克、 茯苓10克、姜半夏10克、 大贝8克、生姜10克、生甘草10克
皮肤瘙痒中药方:荆防五味饮
荆芥10克、防风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0克、蛇床子10克以上四方均为水煎剂。
暴雨带来的灾害不仅会让人民遇险,还可能破坏城乡的自来水管网系统、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堆肥场等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会随洪水的传播而扩散,给人民健康带来巨大隐患。
“从传播途径上讲,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介水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接触性传染病。”提醒大家,公众应该注意,暴雨让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蚊蝇、细菌的滋生更加有利。
以介水传染病为例,水是它的重要媒介。包括甲肝、血吸虫病、霍乱、痢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均可以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这种传染病的特点是,一旦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会突然出现大量病人。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前年河南水灾后曾经自拟“四豆饮”以“绿豆、赤小豆、黑豆、白扁豆”四味各等份煮水当茶饮。
水灾后的疫病,多为阴毒湿邪,此方由古方“四豆饮”化裁,功主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脾主运化,此方做茶饮能有效预防水湿阴毒造成的脾胃系疾患,如腹泻、霍乱等。张磊教授将“四豆饮”中的黄豆改为赤小豆,增强了健脾利湿之功。
图片来源:摄图网 id:600301629
防疫,做到“一绝不、两防护”
“绝不能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张伯礼强调,很多传染病是从入口的食物进入人体的。很多食物在洪水中发生了变化,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有一些群众对在洪水中死去的家养禽畜舍不得处理,或者对被泡过的食物凑合吃。这些食物虽然表面看着没什么变化,其实微生物在上面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无法看出造成腐败之前微生物已经在旺盛地生长了,因此一定不能再食用。
“入口的食物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喝生水,尽量喝相对清洁的水,比如密封桶装水、瓶装水或烧开后的水。”提醒大家,在家加工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
结合长夏多湿的特点,针对水灾后疾病预防方:藿香10克、陈皮10克、苏叶10克、桔梗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砂仁8克、茯苓15克、炒苡仁3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诸药煎汤代茶饮,可健脾祛湿,但胃阴亏虚证者不宜饮用。
提醒公众做到“两防护”,一个是防护周边的环境,尽快清洁;一个防护皮肤,适当用药。
在雨后应尽快清理环境卫生,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它们是传播传染病的主要媒介。
生活区里的盆碗缸罐,如果有积水,蚊蝇很快会在里边产卵,幼虫就会滋生。登革热、乙脑等都是蚊媒传染病。因此不仅要避免被蚊子叮咬,还要捣毁它们的老巢,尽快改变雨后容易滋生蚊蝇的环境。
“针对皮肤传染类疾病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减少接触水和在水中浸泡,或下水后及时进行冲洗清洁擦拭干净。”提醒大家,如果皮肤已受损,要把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尽量保持干燥,及时应用皮肤外用药,防止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例如穿凉鞋蹚水后要及时清洗,雨水中的不明病原体也可能致敏,甚至导致气血斑、皮疹、湿疹等,在血吸虫流行的地区要格外注意避免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血吸虫可引起人、畜、禽得血吸虫病,严重危害健康。在雨灾之后,更多的疾病需要格外警惕。
推荐一个防疫名方“神术散”,该方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称“此药能治时行不正之气,发热头痛,伤食停饮,胸满腹痛,呕吐泻利,并能解秽驱邪,除山岚瘴气,鬼疟尸注,中食、中恶诸证,其效至速”。现代中医运用“神术散”时根据今人的情况对剂量进行了调整,一般用量为“苍术10克、厚朴12克、陈皮12克、砂仁10克、藿香15克、甘草10克,能芳香辟浊,理气和中,主治感受时气瘴邪,发热头痛,伤食停饮,胸满腹痛,呕吐泻利。 以上方剂,请结合自身和天气实际,适当适时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