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外观设计的探讨

办公百科2022-04-15 22:24:24佚名

关于建筑外观设计的探讨

  建筑外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经过众多建筑外观设计师的努力正逐渐走向成熟,建筑外观设计思路虽不尽相同,但仍有规律可以遵循。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创意层出不穷,但正是在这种互通有无,共同探讨,百花齐放的建筑设计环境中,才推动了中国建筑设计学的蓬勃发展。
  
  建筑是以表达物质与精神功能为目的, 表达人类的情感, 是形式创造的动因。建筑的表现形式具有表意性, 人们通过视觉而接受了信息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美感。美感的体验过程是人们视觉作用在对象时产生的, 即对象本身存在着形式特征。其特征表现为形式美, 即建筑的实体表达及表达的途径。它的表现反映了人类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化、社会的含义。

  1 建筑外观设计的思想
  
  建筑在今天看来应当是普通商品,但它却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使之最强烈地表现为具备“时间地域”的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的产物。建筑外观设计不会由于国际或地区之间制定了通讯、航空、材料、礼仪诸多方面的规则而发生时空、地域性的更替。建筑外观设计有两大类别:一是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二是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其中现代建筑外观设计又分为中国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与世界现代建筑外观设计。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分为中国传统建筑外观设计与传统建筑外观设计。再者,设计上创造个性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布局形态、势态、姿态与空间环境诸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性。个性的创造绝对不同于简单的对建筑的“粉饰”,更不是靠套用或挪用他人的现成结构与模式,凭空臆造都是不可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设计作品。成功的个性设计是在对环境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以及在所处环境空间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其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进行反复研究,使其设计既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信息,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互补长短。—个有个性、有特色的设计,不仅让使用的人们感到愉悦,而且能使人们对所处空间环境产生自豪感。有个性、有特色的环境设计,它的空间构成结构有赖于整体布局,包括对建筑、空间、道路、地形与小品的细部塑造。同时更要注意与所处地位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反之就失去了个性,失了设计。
  
  2 建筑外观设计表现手法
  
  2.1 设计中的色彩表现手法

  
  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哪种设计手法,最终都必须突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感、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形式感等。设计的色彩表手法有:(1)将各种风格的建筑色彩重新组合,研究各种色彩的艺术效果,摆脱堆砌的模式,将各种效果进行艺术层面上地搭配,譬如某中国传统建筑物的屋顶采用了黄色,而墙面用简单明了的白色进行组合,以黄色为主色调,用白色作为烘托陪衬。突出了色彩设计的主次要求,使得建筑物更具艺术的吸引力。(2)在原有的建筑色彩基础上,搭配上新的色彩,在两种色彩效果的艺术对比上,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譬如重庆的501建筑物改造,在原有颜色的基础上搭配上白色,并以黑色和黄色作为彩绘。( 3)在建筑的外墙加上文字和图案,使得就建筑物“锦上添花”,这也是纯艺术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手法,让建筑物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
  
  2.2 设计中的肌理表现手法
  
  建筑外观设计的肌理表现,要从材料的选择入手,根据材料的内在属性,以清晰、完美的形式表现出肌理的特征,材料性格在肌理设计中的内容传达,具体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予以综合应用:(1)创新应用自然材料。自然材料是指那些对人体无害,在加工后仍能表现出自然形态,给予建筑外观自然、环保、返璞归真的表现力。肌理设计中,常用这些材料特有的纹理、质感和色彩,激发人们的自然心里感受,譬如木材、大理石等材料。(2)因地制宜利用材料,建筑外观设计讲究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的效果,而大多数情况下,建筑所在地的其他建筑,都采用了当地的材料,迎合当地的民族色彩、人文等环境特性。在对环境特性要求比较严格的地区,建筑的外观设计材料的采用可以因地制宜,以当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得建筑在肌理设计方面更具当地社会色彩,譬如苏州风景区的木质房、贵州地区的石板房等,另一方面也便于取材,降低设计成本。(3)应用新型的材料,为肌理设计提供多元化的表现渠道,譬如镜面玻璃的投影和反射效果,被广泛高层建筑的立面饰面,镜面玻璃反影出的天空和周边景物,可以减少建筑物给人的体量感和压迫感,但也要防止光污染对视觉的干扰问题。笔者建议设计师在选用新型材料的时候,要在充分分析材料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立面装饰需求选择合适的新型材料。(4)应用综合性质的材料。不同材料在纹理、质地和色彩具有差异性,但如果将这些材料综合运用起来,通过对比协调,从而获得较为和谐统一的建筑外观装饰效果。
  
  2.3 设计中的质感表现手法
  
  建筑物外观质感表现手法,在于材料使用与装饰方法的把握上,不同的材料表现的质感不同,譬如玻璃幕墙具有光滑特性,砖石具有粗犷和力度感觉,再如水泥砂浆等材料表现出来的质感效果都各不相同,在建筑外观质感设计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质感与建筑物整体外观设计的协调统一,饰面的质感,往往是在材料本身装饰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形态、体量和风格统一考虑,譬如体量较小的建筑物不适合大理石等粗质材料,而体量较大的建筑物使用粗矿的装饰材料就能更好衬托出建筑物的厚实度。(2)建筑的外观不同部位所采用的质感设计也要有区别性,通过不同部位的质感对比和衬托,譬如某些部位质感粗矿、某些部位质感细腻、某些部位质感丰富、某些部位质量贫乏等,会使得建筑物的立面风格更具代表性。(3)建筑外观质感表现的同时,也要考虑其质感表现的持久性,譬如采用了粗矿线条的质感设计,对外观的平整度和遮丑要求就比较低,但容易沾染灰尘,使得立面装饰容易受到污染,失去美化的质量效果。如果建筑物所在地是在灰尘污染程度较高的地区,笔者则建议采用质量细腻的材料。
  
  3 建筑外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般说来,未来建筑外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突出建筑物的活泼性,另一方面则是要使人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建筑造型应该是活泼的,没有任何框框和限制,建筑师通过长期工作实践,严谨构思,大胆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后出现更多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我们必须吸取、学习大师留给世人的财富,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高密度的建筑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时,外国人设计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庞然大物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并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当人们开始把建筑看作文化的时候,建筑标准的惟一性消失了。”意大利建筑设计师赛热江·乔孔第认为,后来居上的欧洲人在文化和历史上的优势显露无遗,他们正在成为新的导师。欧洲漫长的历史,造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曾经被高度、宽度等技术特征征服,被外国建筑师的职业化、商业化所征服的中国建筑师,开始拜欧洲人为师了,变得习惯于接受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一时间,中国好像变成了外国设计师的试验田。然而,我们看到了更多在摩天大楼的背后,传统建筑的苟延残喘。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外观设计是一门集美学、建筑学和地理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综合各种建筑设计的要素体现建筑的外观造型,需要对建筑外观的色彩、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进行协调,鉴于现在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环境的差异性,所以建筑外观设计要具有可变的弹性空间,建筑设计师本身要利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利用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外观设计效果,使得建筑外观设计朝着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标签: ,外观设计  ,表现手法  ,标签  ,简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