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青花瓷鉴定要领 明中期的青花瓷特点

综合百科2022-05-13 03:42:15佚名

明中期青花瓷鉴定要领 明中期的青花瓷特点

1、成化瓷底部双边线近圈足的那根青花弦纹线,颜色比较深重,而上面一根弦纹线则显清淡。(注:耿宝昌先生之语)。

2、成、弘的罐或香炉的内口边沿,有时会加饰一至二道青花弦纹线。

3、肩部与胫部(下腹近底的那部分),出现青花变体莲瓣纹与简化莲瓣纹。这类辅助纹饰,通常情况下,不是成化便是弘治的。而肩部与胫部出现青花方体莲瓣纹与简化莲瓣纹之纹样,不是弘治就属正德。

4、胫部常饰以螺丝靥形莲瓣纹,而盖面纹饰大多与肩或胫部之辅助纹饰相呼应。这类螺丝靥形莲瓣纹边饰,明景泰、天顺时出现,成化时盛行。

5、成化经常模仿宣德纹饰,故多见夔龙、还有香草龙。晚明时,此纹样明代少见,即便有,亦粗俗不堪。至清康熙朝,又见形象细腻、生动的夔龙与香草龙之摹仿(这与康雍乾三朝喜好模拟大明瓷器有关)。

6、肩部常常饰有一周青花连弧纹边饰,此连弧纹,自成化起,经常出现在明中期的罐与瓶等立件上,系成化至弘治的重要边饰,时代性极强。

7、明代多见婴戏图。明中期,主体人物常见4至16人,背景大多数为田野景色;明晚期或清代,背景多为庭院,童子一般2至3人。

8、成化瓷上的人物纹,占据画面的比例,通常较大,所绘线条圆润。例如人物脸部呈鹅蛋形,衣服画成圆弧形,山石线条柔软无凹凸之感、有的若卵。此外,成化构图饱满、景致布局讲究匀称。弘治人物纹所占画面的比例通常较小,景致空旷、深远;正德时的人物纹,画得有大亦有小,景致显得对称和布局平稳。

9、成化喜以梵文(印度古代书面文字)作装饰题材,器物多为庙堂供器,书写的内容多属佛教经文、咒语之类。咒语的目的是消灾。正德惯以阿拉伯文作题材,文字内容主要为吉祥语、箴言、可兰经及器物用途的说明。

10、十字杵纹:双头杵交叉成十字形,在成化时期极为流行。据《李朝实录》、《明实录》、《明史》等文献记载,成化后期,京师大建寺庙,宫中大兴法会,瓷器出现书写梵文、藏文以及与佛事等活动有关的题材,“这当与成化后期宪宗皇帝酷好佛教有关”(参见故宫博物院编《孙瀛洲的陶瓷世界》P105)。

11、成化官器釉内气泡细小、均匀、疏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鉴别时万万不可疏忽,以免误断或失之交臂。

12、器物的底足釉面,同器身釉面色调经常不一致。底足釉面白,器身釉面色调为白中闪青。此特征始于成化,为前朝所不见。

13、明代的胎体洁白、细柔,釉质肥腴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有些器物,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但并非绝对!当综合器物全貌,避免以一概十。

14、成化瓷器修胎规整,器身横接缝的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下塌)现象,碗、盘类等圈足较直、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涩底两种,以带釉者居多。成化民窑器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来得精细规矩,但质量大多上乘,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较好,绘画工整,这在明朝各代中最为突出,甚或超过晚明时期之官器。弘治民窑绘画有较多的为一笔涂抹法。正德民窑器胎体粗重,厚薄不均,横接缝的痕迹明显,碗的圈足较直、较高。

15、明中期,民窑器的底部几乎多为涩胎,自嘉靖起,绝大多数为釉底。

16、明代民窑器物多见有类似竹丝般的刮胎痕,尤其在器内与涩底,系修坯时留下的。

17、同清代瓷器相比较,总体而言,明代器物的釉汁更显肥腴、古拙、釉面不太平整,并多见漏釉、缩釉现象。而涩胎上,尤其在胎釉相交的露胎边缘处,多见氧化铁红,有的色泽淡淡的,有的浓烈呈桔红色。

18、明中期,系指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中国青花瓷,经历了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个朝代的“空白期”(亦称“黑暗期”)之后,至成化,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生产,又得以全面恢复。因此,明中期属我国陶瓷烧造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瓷器质量很高,被称为“青花瓷的振兴期”。

本文标签: ,明中期青花瓷鉴定要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