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隋两代的灭亡都与嗣君不仁有莫大的关系。秦始皇临终时,意欲传位於太子扶蘇;但宦官赵高与李斯合谋,矫诏立二世胡亥,杀扶蘇,然二世昏庸懦弱,赵高得以专权乱政,加速秦亡。隋文帝受杨素及皇后独孤后之怂恿,废太子勇,立次子广为储,结果广嗣立为炀帝,然炀帝猜忌残忍,诛杀功臣,骄奢成性,他四次巡幸江南,每次巡幸都要沿河州郡献食及供应所需,官民疲於奔命,劳民伤财。兴建东都洛阳,每月动用之民夫达二百万人,使国家走向衰亡之途。由此可见,秦隋两代立储失当实为其速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此外,秦隋两代,虽同有暴君苛法,但隋代的苛刑还不及秦代。秦自商鞅主张法治,始皇用法尤苛,对人民管制太严;如没收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於咸阳,以防叛乱。徒东方富豪十二万户於咸阳,以便监视,又对臣民不惜罗帜罪状,动軏得咎。偶话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诛,赴役衍期者斩等,管制人民之严苛,史无前例。隋代虽然也有严刑之苛法,但相比秦代,已较为宽松,如「隋律」便去除了不少死刑方法,又改笞刑为流刑。
最後,虽然秦隋两代未期昏有民变,但起义者的身份各有不同,秦未群雄起义是基於遗民思变。因为六国百姓,在暴秦统治下,深感国破家亡之痛,时怀复国之心,及至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六国遗民都打著「复国」的旗号纷纷响应。隋代的起义者除老百姓外,还包括本朝官吏,如李渊便是太原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