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冬小麦品种主要有济麦229、烟农19、沧麦119、豫农416、陇育5号、红地95等种类。1、济麦229:平均株高约为82cm,株型半紧凑,感白粉病与锈病。2、烟农19:株高84-90cm,株型较为紧凑,中感赤霉病与纹枯病,是一个冬性中晚熟品种。3、沧麦119:株高74cm,株型较为松散,抗寒性与抗倒性均比较强。4、豫农416:株高84cm,株型偏松散,中感纹枯病与叶锈病,是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一、冬小麦品种
1、济麦229
(1)平均株高在82cm左右,株型半紧凑,幼苗呈半匍匐状,穗呈纺锤型且小穗排列紧密,在山东省高肥组区试中(2年),该品种平均亩穗数为44.5万穗,穗粒数为38.6粒,千粒重为36.7g,感白粉病与锈病。
(2)该品种在2012-2013年的山东省水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532.05kg,比对照济麦22减产了0.95%,而在2013-2014的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592.14kg,比对照品种减产了0.84%,两年间的平均亩产量为563.21kg,比对照品种减产了0.89%。
2、烟农19
(1)烟农19的株高为84-90cm,株型比较紧凑,穗呈纺锤形,穗粒数为32粒,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为36.4-43g,中感赤霉病与纹枯病,感叶锈病与叶绣病,高感白粉病,属于冬性中晚熟品种。
(2)在1997-1999年的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483.6kg(两年),比对照品种鲁麦14号减产了0.3%。而在1999-2000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479.4kg,比鲁麦14号增产了1.3%。
3、沧麦119
(1)株高74cm,株型比较松散,穗呈纺锤形,亩穗数为42.3万,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为43.9g,具有比较强的抗倒能力、抗寒性与分蘖力,适合在10月5日至10月10日播种。
(2)在2004年冀中北水地组冬小麦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468.4kg,而在2005年同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453.3kg。
4、豫农416
(1)株高84cm,株型偏松散,幼苗呈半匍匐状,苗势壮,分蘖力强,具有比较好的抗寒性。大穗呈纺锤型,长芒,白粒,千粒重为48.6g,中抗白粉病、条锈病与叶枯病,中感纹枯病与叶锈病,属于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
(2)在2008-2009年省高肥冬水1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575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了7.4%,参加了11个点,11个点均增产,是5个参赛品种中的第一名。
5、陇育5号
(1)幼苗呈半匍匐状,绿色的叶片,分蘖力强,穗呈长方形,白壳,长芒,红粒,亩穗数为36.4万,穗粒数为33.8粒,千粒重为35g,容重为792g/L,蛋白质含量为15.74%,高感叶锈病、白粉病与黄矮病,属于冬性中晚熟品种。
(2)在2012-2013年的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249.7kg,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了7%,而在2013-2014年的续试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387.5kg,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了6.9%。
6、红地95
(1)株高77cm,株型半紧凑,淡绿色的叶子且叶片上冲,比较抗倒伏,穗呈纺锤形,穗粒数为35.5粒,千粒重为41.4g,容重为780.3g/L,中抗纹枯病,中感条锈病与白粉病,高感叶锈病与赤霉病,具有良好的越冬抗寒性,是一种冬性小麦品种。
(2)在2012-2014年的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570.5kg(两年),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了0.94%。
二、冬小麦出苗后可以浇水吗
1、是否能浇水
(1)在冬小麦出苗后一般可以浇水,但是需要适当的晚浇,若浇水的时间太早,那么因为此时的气温相对来说还比较高,所以容易加快小麦生长的速度,从而容易导致小麦旺长,受到冻害与倒春寒危害的几率也会增大,若情况比较轻,一般容易造成枯叶,若情况比较严重,一般容易直接被冻死。
(2)一般可以在小雪前后进行冬灌,在日平均气温达到8-7℃开始进行,当温度达到5-4℃时结束,以夜冻昼消为浇水原则,在确保小麦能安全越冬的同时,又要防止小麦旺长。
2、出苗后要注意的问题
(1)除了需要做好浇水的工作之外,还要根据苗情合理的进行追肥。
(2)例如在越冬前,针对总茎数大于100万/亩,叶色浓绿且有旺长趋势的小麦,一般需要结合冬季镇压合理的控苗,需要严格控制返青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重施拔节孕穗肥,控制群体增大,一般可以在拔节起身期,每亩施入尿素8-10kg。需注意,在施肥时,如果土壤墒情不好,一般应在施肥后补灌拔节水。
(3)而对于在越冬前,总茎数小于60万/亩、叶色发黄、叶片窄短、叶色比较淡、单株分蘖为1-2个、单株次生根在4条以下且长势比较差的小麦,一般需要及时进行肥水管理,通常可以在拔节起身期,随水追施尿素5-8kg/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