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起来的猪如何平安着陆

三农助农2022-04-10 10:03:25未知

飞起来的猪如何平安着陆

  今日话题

  生猪生产如何稳定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稳定生猪生产、供应的措施纷纷出台

  ●面对市场行情和政策利好,省内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在补栏问题上有不同选择

  ●非洲猪瘟风波带来启示:生猪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用标准化设施提升卫生防疫水平

  ●农业农村部归应:今年肉类供应有保障,生猪生产将逐渐恢重

  猪肉价格上涨凶猛,让人想起那句创业圈名言:立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8月30日,成都市锦江区东升街的红星农贸市场,记者看到的猪肉价格是25元1斤、排骨28元1斤。市民陈平很是感叹:“猪肉越来越贵了,早先只卖十三四元1斤,现在20多元1斤,和早先比感觉价格涨太多了。”

  在此背景下,全国多省市稳定生猪生产、供应的措施近日纷纷出台。8月26日,四川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措施(以下简称“猪九条”)公开,赠出一揽子方案,全年4008万脱狯栏量目标任务分解到19个市(州)。

  面对政策利好和市场行情高涨,生猪生产能否迅速稳定下来?记者日前走访了省内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户。

  一道选择题 猪肉行情好要不要趁机赶紧补栏

  行情这么好,要不要赶紧补栏?宛然是个简单的单选题,但养殖户们的选择却各有不同。

  段夕文短期内不准备补栏。作为一个养猪散户,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狮湾村一社村民段夕文养猪已将近9年了。就在20多天前的,他刚刚在当地相关部门技术指导下尽成“扫圈”,把最后一头猪送走。“6月底,猪就开始发病,28头猪绿澍‘洗白’尽。”

  2010年,在广东一家家具厂打工的段夕文归家搞起了生猪养殖。最开始一两头,后来达到28头规模,年出栏50头左右。

  段夕文记得首席头猪发病时的情景。“早上,我发明猪起不来了,立即赠它打了一针。到了晚上猪立起来了,没想到第二天又生病了。4头母猪、11头育肥猪、10多头小猪,直接损失预计将近4万元,保险赔付能收归8000多元。”

  尽管遭遇了损失,段夕文还会维持养猪,但短期内不会补栏。“养猪这么多年,每年有六七万元收入。准备全面消毒之后,过段光阴再补栏,争取能赶在过年之前出栏一批。”

  花洞村的段勇,养殖180多头猪没出任何毛病,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但短期内也不准备补栏。“现在天气异常,不敢随便补栏,怕补成更大的破绽,反而造成损失。”段勇的主业是杀猪卖肉,养猪是副业。他这两天心情看起来不错,因为猪肉价格很好,“毛猪便宜时卖辞人的猪,贵时就卖自己的猪,这几天20元一斤,每天我都要卖出两头猪肉。”

  看好后市,迎“风”而上的也有。

  8月11日,新希翼集团和资阳市在成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准备总投资约40亿元建设年出栏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

  在8月26日“猪九条”发布现场,新希翼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好科技副总裁龚华忠表示,新希翼在已与绵阳、广安、资阳等地签约合作的基础上,将潞傍实施“川猪盛大准备”,扩大在川投资规模,未来3至5年将在川实现1200万脱狯栏生猪的规模,“这次发布的‘猪九条’政策很具体,含金量高,让我们发展生猪产业更有信心了。”

  与之持同样态度的,还有内江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服务部经理郭恒。近期,在位于资中县双河镇的该公司基地内,1000头能繁母猪和3000头小猪刚刚搬入“新家”。德康已在内江拓展几年。2016年11月2日,内江就与华西希翼·德康集团签约建设100万头“内江黑猪”开辟利用产业化项目,目前在该市资中县、威远县、市中区、东兴区,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寄(代)养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内江黑猪”家庭农场主近60户。

  位于资中县的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内,农场主韩俊安的400头能繁黑母猪和3000头育肥母猪长势良好。“今年以来,我投入了50万元,用于增添防疫设施和提升技术,到现在没有出过一起病例,今年8月开始,每个月能够达到260脱狯栏量。”韩俊安告诉记者,目前400头母猪的产仔能力已经能够满意其养殖规模的需要。

  今年基本保障任务为556万脱狯栏生猪的成都市,也正踊跃举动。

  “我们正组织川农大、省、市疫控中央能手研究制定消毒灭源、生物安全防控等技术措施,指导规模养殖场实施重养。”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尽职人介绍,将统筹调度1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区(市)县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工作。

  一件忧心事 卫生防疫水平不够,养猪场怎么办

  “不补”的养殖户们在生怕什么?“现在,你就是送我2000头猪苗,我都不会要。”8月19日下午,成都市新津县,记者见到养殖了20多年生猪的王兴(化名)。

  对生物安全防控的担忧,普遍存在于中小散户,他们对自身设施和技术“不自信”。

  8月14日,记者实地探访段夕文的养殖场所时,他先把拴在屋后的两只狗牵走,然后带着记者来到自家后院,这是一处逼近房后山坡的空地上的“偏偏房”,是一个用砖头和水泥砌成的简易养猪场,上用木料、瓦片和塑料薄膜笼罩遮掩,依稀可见石灰消毒的痕迹,在燥热的天气下,一股臭味飘散在空气中。

  遭遇损失的缘故,段夕文归结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高温天气极易滋生疾病,另一方面猪场太简陋了,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外面热里面就热、外面寒里面就寒。要建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至少要投入10多万元,负担还是相对较重。”

  内江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及其发展的近60户家庭农场主,则尽全是封锁式养猪。郭恒介绍,饲料车输送到厂区大梅后,并不入场也不进行人工搬运,通过管道将饲料注入饲料仓,再通过管道定量输送到厂区内猪槽上方的饲料管道上,对每头猪进行精准投喂。“对人也进行严厉管控,常驻的有20多个工作人员,2个多月休假一次,休假归来后要进行严厉消毒、隔离、检测后才干上岗。”

  饲料车或者社会车辆到达厂区大门,需要经过4道消毒检测关卡,分辞设在距离大门约1.5公里、500米、50米、20米处。以首席道关卡标准洗消中央为例,大棚里设两道防线,“首席道门有两个房间,用温度达70℃的超高压热水冲洗机对车辆轮胎、顶棚、侧面、车窗等进行外部冲洗,再陷入第二道烘干棚,用70℃再烘干半个小时。”

  其发展的家庭农场,建设标准也相对较高。“100头规模的标准化农场,投入要200万元,政府每30头将会补贴20万元。猪仔、饲料、技术、销售都是我们提供,我们有专门的片区专员对农场主进行指导和监控。”

  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畜牧立立长雷挚唇干了20多年的畜牧工作,他以为与公司化经营相比,散户普遍濒临技术和资金投入两大短板,粗放式经营,在异常天气和突发疫情下很难不遭受风险。

  一个大趋势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生猪生产需要标准化智能化

  生猪生产何时稳定?未来猪肉行情会怎么演变?这是大家都在关切的问题。

  “秋冬季降临,快到年底的时候,要做腊肉香肠,猪肉需求就更大了。”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有这样的观点。

  “要尽快将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生猪养殖户尽快补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能手李学伟建议,各级政府在对养殖户进行适当补贴的基础上,要对所有养殖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免费消毒工作,加强对养殖户生物安全防控方面的技术性指导,尽快恢重生猪养殖生产。

  随着“猪九条”的发布,各地已经举动起来。

  新希翼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尽职人表示,按生猪产业化发展请求,要通过现代工业化生产,实现小农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教授也以为,这次疫情将倒逼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今后我省生猪养殖要建设成为高科技产业,在标准化、智能化方面需要大幅提升。

  李学伟则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对散户的作用进行了一定,“四川省是生猪大省,散户实际上还是养猪的主力,占至少60%以上。”李学伟介绍,大型现代农业公司也并不尽全靠自身养殖,也会与农户合作。

  “出于资金压力和环保压力,大型公司普通是养殖母猪和种猪,大量育肥猪是采取‘公司+农场主’的方式,固然这些农场主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散户了。”李学伟表示,这正说明普通意义上的散户需要进化,向现代化标准养殖转变。

  刚刚出台的“猪九条”明确提出,通过“生猪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标准化”等系列举措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尽职人介绍,已与新希翼六和公司、巨星集团、正大集团、德康集团、温氏集团等养殖龙头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按照“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发展生猪产业。“目前,成都9个区(市)县正在抓紧落实养殖场建设用地选址工作。”

本文标签: ,猪价  ,肉价  ,补栏  ,市场分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