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是一种让棉农非常头痛的病害虫,据了解,一般棉农在防治棉铃虫方面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发生严重的地区,一季需要打十几次药,还治不住,有个别地区由于棉铃虫的危害几乎绝收。
棉铃虫的越冬场所以棉田为主,有一部分也会在旱地越冬。4月下旬到5月中旬,越冬蛹化为成虫。如果能在冬季到播种前进行一次深耕,把越冬棉铃虫蛹深耕到土壤深层,就会破坏棉铃虫蛹所生存的场所,起到生物杀虫的作用。
由于成虫的飞翔能力极强,可迁飞到10公里以上,所以,深耕灭蛹必须在大范围内进行才有效,最好的方法是:几个村乃至一个乡镇的范围内,把空闲的棉田、棉田后茬预留行、晚稻田、果园空白地等全部翻耕,彻底破坏棉铃虫蛹所生存的场所。深耕的时间越早,虫蛹死亡率越高,一般以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效果为最好。深耕的深度应在10厘米以上,耕时应先粗耙一遍,翻耕后再细耙一遍。在耕耙的过程中既可以杀死大部分虫蛹,也可以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持水量。
耕后要灌水。棉铃虫耐旱而不耐湿,据了解,土壤相对持水量在40%时,棉铃虫蛹的死亡率达35.7%,成虫的羽化率在40%。土壤持水量饱和时,棉铃虫蛹的死亡率达100%。因此凡是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在耕地后冬灌或春灌,这样可明显提高棉铃虫蛹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