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具有浓厚汉族传统特色的北京童谣
2、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五当召
3、珠海圆明新园:具有浓厚历史文化
4、具有民族传统的特色建筑,哈尼族蘑菇房
5、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二人台戏曲音乐特色
6、猜你喜欢:
1、具有浓厚汉族传统特色的北京童谣
北京城大街小巷过去流传着具有民间文字色彩的北京童谣,是北京文化的珍品,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哲理性,同时积淀了我们的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较强的感染力,是不可忽视的文化。
北京童谣是发源并流传于北京市范围内的汉族童谣。北京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汉族文化积淀,曾出现了大量的童谣,在民间儿童中传唱。北京童谣有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十种表现形式,通过书面文献传承和口头传承,儿童口中广为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形式简
2、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五当召
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藏传佛教寺院。在包头文化中五当召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建筑特点
五当召的主体建筑,以八大经堂(现存六座)、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活佛舍利塔的灵堂组成;另有僧房六十余间以及塔寺附属建筑,全部房舍二千五百余间,占地300多亩。
现存六大经堂为苏古沁殿、洞科尔殿
3、珠海圆明新园:具有浓厚历史文化
在珠海市有着许许多多景色优美风光秀丽的的旅游景点,这一些美丽的景观园林给珠海市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旅游收入。同时,这些旅游景点也为珠海文化增添了几分色彩,让珠海文化的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起来。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珠海的圆明新园,看那里浓郁的历史文化。
圆明新园于公元一九九七年二月二日正式建成并开放,它坐落于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我国首批4a级景区之一。它以其浓厚的清文化、
4、具有民族传统的特色建筑,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文化最有特色的就是蘑菇房,造型奇异,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房子主要以土石混合,堆砌成墙壁,具有福建土楼的特色,以干草为顶,这样可以起到东暖夏凉的效果。
蘑菇房不仅构造简单,而且很具有特色,引人注目。那么,大家就随小编走进哈尼族看看蘑菇房吧。
村寨一般为三四十户,多至数百户。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棕樟挺拔,间以桃树梨树,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酣凉的泉水井。一栋栋哈尼族住房结合地形沿坡布局,高低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朴实多变的景象。
相传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后来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客人来到,热情的主人就会请你围坐在火塘边,让你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闷锅酒”。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像哀牢山的竹子一样有枝有节有根的歌声,并祝愿宾客吉祥如意、情深谊长。
蘑菇房造型美观,别具一格。冬暖夏凉,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一个核心的家庭的一幢完整的磨菇房,包括正房、左右厢房、庭院和围墙等数个建筑单元,家中配有脚碓、石磨、水缸、织机、蓝靛染缸、犁、耙、刀、斧、锄、箩和火塘等生产生活设施,满足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单位的家庭的诸多需求。若干家庭的磨菇房逐次排列,就推演成为一个哈尼族山寨的磨菇房群落。
您可能还会喜欢:
精美绝伦的侗族银饰文化
历史悠久的侗族萨玛节文化
汉族文化:汉族葬礼习俗文化
古老的侗族姑娘节文化
5、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二人台戏曲音乐特色
对于每一种戏剧来说,都有其特有的特色,无论是表现在音乐还是语言,亦或是服装,都有其特点让人们记住。下面,要介绍的是关于二人台文化,二人台的戏曲音乐特色。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1、音乐
二人台的音乐是以当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艺”中的的秧歌小调和道情戏中的部分乐曲基础,又吸收了内蒙民间小曲以及陕北民歌中的一些曲调的特征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二人台的音乐分腔和牌曲两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调,有些经过各种速度的变化处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此外还吸收、借鉴了古牌曲、民间吹奏乐等,使其越来越丰富。
演奏和伴奏时,主要有扬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块瓦等乐器。音乐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
2、表演
二人台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3、唱腔
二人台的唱腔,基本上是专剧专曲,一曲一调。根据剧情变化,演唱时用慢、中、快的三拍式速度。
二人台的传统音乐唱腔比较丰富,多数是在一些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最基本的曲调有“爬山调”和“烂席片”,此外,还吸收了其他民歌的曲子和其他剧种的一些曲牌,以丰富其表现力。其音乐形式,基本上属于民歌结构,因而作为戏剧音乐还是很不成熟的。
为了演唱方便,表演通常只有两人,即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有时一人可以交替饰演几个角色,俗称“摸帽戏”。随着二人台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有的开始尝试由多个演员表演阵容较大的梆子戏剧目,取得较好的效果。
4、乐器
二人台主乐器有“三大件”——枚、四胡、洋琴。艺人称“枚为骨,四胡为肉,洋琴为衣着,“三大件”互相配合,互相填补,各抒所长,成为协调,统一丰满华丽的音乐,此外还有梆子、四块瓦、唢呐、锣、小堂鼓等伴奏乐器。之外,后来在“三大件”之外还增加了二胡,中胡,琵琶、笙、阮、大提琴、等管弦乐器等,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5、道具
二人台的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简单,主要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在表演上既有草原辽阔粗犷的风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深受蒙汉两族人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