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的搏克
2、蒙古族搏克规则:形式古朴而庄重
3、蒙古族奶茶文化对于蒙古族的影响
4、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简介
5、蒙古族搏克的传承意义是什么?你造吗
6、猜你喜欢:
1、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的搏克
在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搏克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竞技项目。搏克也是人们常说的摔跤,在蒙古族的各种重要场合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项目。在蒙古族它是团结、结实、持久的寓意。本期的蒙古族文化为您带来男儿三艺之一的搏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搏克-蒙古语,是结实的意思,“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她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体育运动,而是曾在13世纪在我国建立举世闻名的大元帝国的蒙古族先进文化的结晶。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它是蒙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
搏克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搏克自我反思、自我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先进体育运动项目。搏克的历史发展和规则演变、大致可分为“最野蛮、野蛮、文明、现代文明”四个阶段;野蛮的氏族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与野兽和同类的搏斗中发展了搏克,当时以生死为胜负标准。
第二阶段(13世纪蒙古族兴起)和第三阶段(元朝建立),搏克运动开始用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和文化娱乐,胜负标准从生死逐步演变为双肩着地和躯干着地即负;当代中国的搏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胜负标准又发生了质变,即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一点着地即为负,也就是点到为止,胜方决不二次用力。
比赛时运动员下肢可采用踢绊等动作,但只限用膝关节以下,上肢可使用任何推拉抱揉动作,但只限于臀部以上,踝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被判输。搏克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竞争性。摔跤场上,四目炯炯分毫不让,即使是同胞兄弟也不例外。有意输掉,反会被对方视为心不坦诚,不堪交往。一挨某方倒地,都抢先扶起对方,然后共同切磋技艺,友好地互相勉励,洋溢着人与人之间友爱合作的美好情谊。
绝少出现因交场上的胜负而彼此不愉快的场面。如果某个摔跤手以强凌弱,在已经取胜的情况下,还使用过激的摔法,就会成为被大家所不齿的人物。
搏克自始至终努力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平等关系:对人体而言,搏克追求无比强壮和健美;对社会生活而言,搏克追求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和平团结、和谐友爱、持久永恒的平等和无限博爱的美好关系。这种文化内涵始终贯穿着搏克的整个发展过程。搏克运动体现了对生活的大彻大悟、超凡洒脱。
搏克内涵非常丰富,涵盖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搏克历来提倡人人平等、不畏强暴、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经过参与、交流、拼搏、竞争,达到消除隔阂、忘记仇恨、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最终达到所有人高兴、欢乐、皆大欢喜之目的。
搏克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学校中作为课余体育运动得到广泛开展,既强壮了学生的体魄,又将搏克的文化内涵灌输给一代蒙古青年。她不仅是一种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经过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搏克锦标赛和中学生搏克锦标赛,以此推动搏克的民族传承,挖掘内蒙古自治区学校体育的本土特色及多元化发展。
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摔跤。其中蒙古族搏克的竞争意识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竞争意识,又保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分贴近生活。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搏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蒙古族搏克规则:形式古朴而庄重
本期蒙古族文化带来的是搏克规则,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有一块平坦草地或土质地面即可举行。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来看看吧!
规则
比赛形式
搏克运动的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按蒙古族传统要求,参赛选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得戈(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卓得戈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样字,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策日布格(围裙),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泽勒(裤),班泽勒外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或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颈上配套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项圈)。它是搏克手获胜次数多少的标志,获胜次数越多,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也越多。
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有一块平坦草地或土质地面即可举行。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比赛规则简单明了,不限时间,参赛者也不分体重,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负。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服装
比赛时,摔跤手要穿专门的摔跤服: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蒙古族亲切的称其为召格德。上面钉满了银质的大号图钉,后背中央还有代表着吉祥类的字样,背罩红、黄、蓝三色做成的布条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外面在套一条绣有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
这身行头一亮相,就震住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双方交手时要高唱挑战歌,然后会跳着狮舞出场,显得相当有气势。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各施展扑、拉、甩、绊等技巧以制胜。比赛要求不得抱腿,不得搞危险动作,除脚掌外,其他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与其他民族式摔跤不同的是,搏克比赛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也无时间限制。
流程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赛前要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编排,根据报名参赛选手的情况,少则编为32人或64人,多则编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现奇数。比赛采用单淘汰式一种,一跤分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
比赛不限时间,不分体重。摔跤手有专门的服装,蒙语叫卓德格。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钉有银钉或钢钉;腰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成的围裙(蒙语称希力布格)。下身穿用5米或10米的白布特制的肥大的摔跤裤,外面还要套上印有花色图案的套褥,这样出汗不沾衣服,且可以防止伤害事故。脚穿蒙古靴或马靴。
3、蒙古族奶茶文化对于蒙古族的影响
蒙古族的喝茶习惯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候茶叶从中原传入到蒙古地区。蒙古人在熬制茶叶时,发现茶叶有苦涩的味道,偶然间在煮茶的时候加入牛奶。在饮用时发现牛奶没有了原本的腥味,茶叶也没有原本的苦涩,从此蒙古老少都喜欢在煮茶时加入牛奶。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饮茶,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件事。蒙古族民间有句俗语说:“可以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过去,蒙古人喜欢喝奶茶。奶茶用砖茶和牛奶煮成。一般做法是,先把砖茶砸碎放在水中煮。茶烧开后,加人
4、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简介
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那么,我们来蒙古族文化了解搏克具体是什么吧!
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
2006年蒙古族博克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搏克——蒙古语,是结实的意思,“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它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体育运动、而确确实实是曾在13世纪在我国建立举世闻名的大元帝国的蒙古族先进文化的结晶。
溯源
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乌珠穆沁草原是蒙古族搏克的摇篮。为了把搏克运动发扬光大,东乌珠穆沁旗于1984年成立了摔跤协会,将每年夏天的6月10日定为搏克节。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把搏克运动与中国式摔跤融为一体,正式纳入全国摔跤锦标赛中。
搏克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搏克自我反思、自我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先进体育运动项目。搏克的历史发展和规则演变、大致可分为最野蛮、野蛮、文明、现代文明四个阶段;
野蛮的氏族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与野兽和同类的搏斗中发展了搏克,当时以生死为取胜标准;第二阶段(13世纪蒙古族兴起)和第三阶段(元朝建立),搏克运动开始用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和文化娱乐,胜负标准从生死逐步演变为双肩着地和躯干着地即负;当代中国的搏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胜负标准又发生了质变,及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一点着地即为负;也就是点到为止,胜方决不二次用力。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骑善射和身强力壮着称。《元史》说: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能,这三项技能便是蒙古族的男儿三艺。
摔跤——摔跤,蒙语为搏克,是蒙古族的长项,我国体育运动会摔跤项目的奖牌,多为蒙古选手包揽。蒙古族摔跤的历史较为久远,西安出土的汉初匈奴遗物的铜牌上即有摔跤图案,其摔跤的架式与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的摔法十分相似,而且图案还以树和马为衬托,据考证应该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线索。
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体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帝王十分提倡摔跤运动,每逢举行重要宴会,都要有摔跤交手竞技助兴,并像中原历代王朝用武举选士一样,把摔跤定为武举取士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摔跤的佼佼者可以获得很大的荣誉。
5、蒙古族搏克的传承意义是什么?你造吗
“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没有出发,你不会发现人生其实还有各种可能。”是的,我们就该不断在拓展我们的视野,我们才不会已成不变。那么,这期蒙古族文化带来的是搏克的传承意义是什么?
传承意义
搏克自始至终努力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平等关系:对人体而言,搏克追求无比强壮和健美;对社会生活而言,搏克追求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和平团结、和谐友爱、持久永恒的平等和无限博爱的美好关系。这种文化内涵始终贯穿着搏克的整个发展过程。搏克运动体现了对生活的大彻大悟、超凡洒脱。
搏克内涵非常丰富,涵盖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方方面面,它不但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搏克历来提倡人人平等、不畏强暴、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经过参与、交流、拼搏、竞争,达到消除隔阂、忘记仇恨、增进友谊、加强团结,最终达到所有的人高兴、欢乐,皆大欢喜之目的。
全国着名体育社会学家、世界体育社会学学会执委、解放军体育学院教授刘德佩先生指出"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摔跤。其中蒙古族搏克的竞争意识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竞争意识,又保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劳动相结合,十分贴近生活等三个特点"。"搏克是一个孕育着深邃哲理和丰富民族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将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介绍给国际体育大家庭,是我们全民族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