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缠绵的戏曲淮红剧(淮剧苦情戏)

星座解梦2023-09-25 04:07:53佚名

委婉缠绵的戏曲淮红剧(淮剧苦情戏)

文章目录:

1、委婉缠绵的戏曲淮红剧

2、柔婉缠绵动听的临海词调

3、猜你喜欢:

1、委婉缠绵的戏曲淮红剧

淮红剧是我国民间的文化瑰宝,中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曲种也是种类多样,经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具有三百的多种。而淮红剧则是我国江苏的戏曲文化。想更了解淮红剧吗?本期的江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关于淮红剧的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明清时期,宿迁饱受黄河水患,民不聊生,有许多民间艺人靠说唱谋生,他们多顺水随舟流动,沿河、沿湖登岸随意作场。当时的艺人流动性很大,吸收了各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曲调趋于丰富。清乾隆年间,水患得到有效治理,许多艺人也相对稳定,淮红戏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到清后期,在宿迁地区形成,流布于宿迁、淮安、沭阳、泗阳、泗洪、淮阴、涟水、灌南等地。

清末民初,淮红剧在演唱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东西两大流派,东派以宿城梁邦杰为代表,唱腔以柔为主,委婉缠绵,余味无穷;西派以宿迁县双庄乡罗运章为代表,唱腔以刚见长,响而不噪,浑厚朴实。在表演方面,已逐渐发展成为戏曲的初级形式,在旱船表演间歇时,一生一旦上场,对歌对舞,演出《观灯》、《算命》、《叩百子》等饶有兴趣的小型节目。

1928年,宿迁县民众教育馆办的业余娱乐社,由梁邦杰、臧玉堂、程步瀛、杨瑞芝、陆玉堂、钱永祥、柴长庆、苏宜岭、巩凤岭等人组成“清音演出组”在舞台上演出《水漫金山》、《算命》、《潘金莲拾麦》、《陈妙常追舟》等剧目,颇受群众喜爱。这是淮红剧第一次登上戏曲舞台。后抗日战争爆发,战乱迭起,娱乐社解散,这枝含苞初放的小花,也随之凋谢。

新中国成立后,淮红戏获得了新生,为抢救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江苏省文化局于1954年和1959年,两度派员来宿迁会同文化馆挖掘整理,县文教局根据省文化局挖掘整理旱船调的指示,组织文化馆侯铸九等人,在梁、罗两大流派中,挖掘整理出淮红曲牌如:《八角鼓》、《凤阳歌》等近百个,唱本数十个,并编印成册。

1954年底,宿城北关镇成立了群英业余淮红剧团,夏承祥为团长,程步瀛任导演,主要演员有柴长庆、苏宜岭、巩风岭、邓士英、钱永祥、夏永侠、杨金斗等。建团初期,由于国家经济不足,剧团经费由演员自筹,借空闲民房或院落演出,节目以清唱为主,颇受淮红戏爱好者欢迎,每晚听众济济一堂,有时近千人。

1958年,省音协秘书长张仲樵来宿调查淮红剧音乐,会同文化馆同志采访了埠子镇淮红老艺人杨瑞芝先生,并音乐记谱一个多月,杨瑞芝的“凤阳歌”《万岁毛泽东》,由苏力记谱(张笔名)载人《江苏民间音乐集成》。同年秋,宿城镇以群英淮红剧团为基础,又吸收了卓耀坤、马斯玉、黄元良、郭玉荣、周士贤等淮红剧爱好者,扩大成立了霸王公社业余淮红剧团,以刘汉杰为团长,演职员二十多人。

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执行“双百”文艺方针,以小型多样、自编自演为主,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月下操练》、《送塘泥》、《采莲船》、《争肥记》、《齐走阳关道》及传统戏《追舟》、《双下山》等剧目。表演上吸收京剧艺术形式,唱、念均用宿迁方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地方色彩,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双庄、耿车公社和果园场也先后成立了淮红戏业余剧团。

1960年1月,霸王公社业余淮红剧团,参加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现代戏《送塘泥》,获得好评,省文化局拨专款四万元,支持宿迁成立专业淮红戏剧团。是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将霸王公社业余淮红戏剧团,办成实验性质的专业淮红戏剧团,由霸王公社领导首排《太平图》。同年秋,与撤销后的县京剧团合并成立宿迁县吕剧团,从此,淮红剧又流于业余演唱。

1978年,县文教局组织文化馆,剧团音乐工作者李兆益、梁生安、杨邦彦等,花费一年时间,对淮红剧音乐,再次进行挖掘整理(省文化局前曾派员两次来宿挖掘整理淮红戏曲牌,可惜的是他们整出的曲牌和唱本,在“文革”中均遭到焚毁),研讨其唱腔、伴奏特色,并在《插路标》、《出礼》、《二憨送布》等剧中,加以实践,使原有曲牌有了新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县京剧团也于1983年用淮红剧曲调,移植到花鼓戏《家庭公案》中去,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淮红戏已有二十多个唱本参加省、市级汇演和展演获奖。通过数代人的努力,淮红戏具备了地方戏曲剧种的各项条件。同时,淮红戏中的曲牌(旱船调)在宿迁、沭阳、泗洪、淮安、涟水、灌南等县广泛流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特别是旅居海外的宿迁老一辈华侨对淮红戏唱段十分喜爱,省、市报纸、电台多次予以报道,江苏省戏曲志将淮红戏列为原淮阴地区流行的七大剧种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对淮红戏的挖掘、培育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已挖掘传统小戏(折子戏)、坐唱、说唱等多种淮红戏表演形式。2005年元月,在市委扩大会期间,宿豫区组织的“山魂水韵”大型文艺演出中,用淮红戏曲调演唱《说宿豫,唱宿迁》获得观众好评。对弘扬这一地方戏曲曲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柔婉缠绵动听的临海词调

临海词调是由地方的民间小曲结合昆曲和南词的声调还有方言,经过演变得来的。柔婉缠绵动听的临海词调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了。可见临海词调是台州文化的精髓所在。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抒发人的喜怒哀乐,简直让人流连忘返。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是浙江台州的汉族曲艺曲种之一,属于台州汉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曲调以“词调”为主,分散板、中板、流水板等,唱词所用的语言道白,均为台州书面语。所用的乐器有二胡、洞箫、竹笛、三弦、琵琶、扬琴、檀板、碰钟等,以二胡为主要乐器。演奏节奏均以婉约平和为主。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色

形式

临海词调是一种汉族坐唱曲艺形式。在演唱和演奏时,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多则十多人,少则三五人,大家团团围坐,手持各种乐器自拉自唱。艺人们在风清皓月之夜,集结自娱演唱。

在佳节之时,社员们轮家演唱,为诸文人雅士消愁解闷。有时受邀为富贵人家贺喜祝寿后助兴,每次只唱一、二出戏,多则谢绝;唱后不取分文,但须盛宴招待,以示其身份之高雅。民间“斗会”也是词调集社的活动场所之一。

曲调

临海词调音乐优美柔婉、缠绵动听,深受临海乃到台州百姓喜爱。词调的声腔丰富多彩,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富于变化,调腔抑扬优美。具有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相对稳定的板式曲牌约30余种。主要曲牌有:男工、女工、平和等,这些曲牌既可叙述曲折离奇的故事,又可适应情节的需要,抒发喜、怒、哀、乐的感情。

声腔

词调的声腔非常讲究“字清、腔圆、音准、板稳”八个字。强调“句句有神,字字有功”,行腔自然,圆润抒展。《白兔记》中的《出猎》一场,李三妈为表达自己的悲苦生活以及想念智远的一段唱腔中,短短十几个字的唱词,竟婉转叠唱了51板,听来酣畅淋漓,声情并茂,不难看出老艺人们在声腔的运用上,有着深厚的功底和感人的魅力。

传承意义

临海词调的传承与保护,要秉承“以人为本、保护为主、传承发展、讲究实效”的宗旨。当地文化部门要有危机意识,对艺人的口传文化采取抢救措施,采录其现场演唱、口述史料,保存其传谱、回忆录;注重活态传承,帮助他们传承技艺、培养接班人,避免“人亡艺绝”。

同时,抓紧时间全面普查散落在民间的临海词调原始资料,如传承人谱系、曲谱传本、传统曲目、曲牌、唱词、乐器、服饰、图片、音像、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记录等,并将收集来的资料归类、整理、存档,进行“数字化”保护。在传承保护的同时,充分挖掘临海词调的文化内涵,扩大它的社会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千年古城的文化名片。

词调之于临海,如同昆曲之于昆山,评弹之于苏州,沪剧之于上海,越剧之于嵊州,南音之于泉州,纳西古乐之于丽江……它不应该仅仅是古城老人们心中的回忆,而是应该成为年轻人眼中的实景。

猜你可能也喜欢:

详解:武汉丧葬习俗与礼仪

武汉结婚习俗具体有哪些

成都旅游文化,成都好玩的地方

解惑:成都为什么叫锦城

3、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淮剧  ,缠绵  ,戏曲  ,委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