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炮的来历介绍(三大炮的来历介绍图片)

星座解梦2023-08-02 18:03:31佚名

三大炮的来历介绍(三大炮的来历介绍图片)

文章目录:

1、三大炮的来历介绍

2、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3、艾窝窝的来历,北京小吃艾窝窝介绍

4、重阳节的来历200字介绍

5、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6、猜你喜欢:

1、三大炮的来历介绍

来过四川的人都应该吃过三大炮,因为肯定会被人推荐吃三大炮,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三大炮有香甜可口、不腻不粘又化渣的特点,且价廉物美。这期饮食文化小编就带着大家去了解四川小吃三大炮。

三大炮是着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

三大炮是糯米制作的一种间食,也是旧时“赶花会”时才有的一种“糍粑”的特殊售卖形式。因每份(盘)只有三坨,而且是现在热锅盆中抓出一大坨糍粑分为三小坨后,现分现用力摔向案板中央。

由于案板一边放有钢碟,因击打案板而震动时发出金属响声,只听见“砰砰砰”三声,三坨糍粑早已飞向对面斜靠的竹簸上滚入下面装满芝麻粉、黄豆粉的竹簸中,另一人将三坨糍粑捡入盘中(此时糍粑已自然地裹上了一层粉末),再浇上浓汁,送于食客手中。

“三大炮”得名于此,这种只有在“赶花会”才能见得到的“表演”场面,很快即被成都好吃而有喜新鲜的大众所接受,生意自然红火,因此很快就与当时的张凉粉、糖油果子并称为花会间食之霸。三大炮非凉食,卖时将舂好的半成品糍粑装如锅中至火炉上以微火保温,吃时现做。过去吃三大炮的人都知道,盘中的三坨糍粑入口时仍感微温。有香甜可口、不腻不粘又化渣的特点,且价廉物美。

成都的“三大炮”,在小吃王国里是最有声色的了,属表演型的美食。每年传统的青羊宫花会,各种小吃与春花争香比美,热闹非凡。此时,也正是“三大炮”大显身手之时。越是人多的地方,它越有竞争力。因为它除了能调动人们的嗅觉外,还可以调动人们的听觉。首先,制作者那种气氛,就可抓柱一群食客,特别是青少年顾客。

在一张木板上,摆着12个铜盘,两两相叠,分排行。木板下面放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里面装着煮好,又用木槌舂茸的糯米饭。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不断地从锅里扯出一把糯米饭糍糅粑,分摘三坨,有节奏地打钭出来。糍粑从木板中弹跳而过,跃进放于木板上方的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发出“碰、碰、碰”三响,如炮声然。然后从簸箕内把糍粑团每三个拣为一盘,浇上红糖,撒上芝麻,即为“三大炮”名小吃了。难怪被称为“世界公民”的李秀缓女士,看了三大炮的制作表演后,说道:“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成都竟然有这样具有生命力的小吃!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当然,“三大炮”红糖糍粑,不光以表演取悦顾客,其软糯、甜美和喷香,定会让食者久久难以忘怀的。成都制作三大炮红糖凉糍粑的店家很多。犹以“福祷轩耗子洞”的风味醇正,质量精良,1990年经成都市政府组织评定,授予福禄轩耗子洞的三大炮“成都市名小吃”称号。成都市双流县李长清制作的三大炮得自祖传,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评展会上,获传统奖;1989年李长清曾去广州献艺,一炮打响,声震五羊城,令爱吃甜食的广东人赞美成都小吃“技惊四座,艺压群芳”。

2、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作为历史悠久的节日之一,和其它节日一样,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发展至今,中秋节已经成为固定的节日。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一:

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此后,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二: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领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为中秋节。又因此夜皓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三: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约八百二十七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急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缠魂园,故曰中秋。”

3、艾窝窝的来历,北京小吃艾窝窝介绍

在北京小吃中每到这个时候到春节后就有一种特别火的的小吃,艾窝窝。现如今小吃店要是上这道小吃估计都能卖到秋初,所以说现在也成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美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他有什么美味之处吧。

艾窝窝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其特点是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粘软,口味香甜。不仅北京人喜欢这款小吃,就是进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下这款闻名全国的清真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艾窝窝是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曾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它的特点就是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柔韧,馅心松散甜香。同样切糕也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特别是到了年节,切糕一定是老百姓必吃的食物,主要是为了取个吉利,因为切糕有“年年高”之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制作方法吧。

主料:江米200克、面粉50克、豆沙馅50克。

辅料:水180克、装饰樱桃或枸杞适量。

做法步骤:

1、江米洗净,在水中浸泡2-6小时。

2、把面粉放在微波炉里高火加热3分钟,加热后的面粉会结块变硬,需要用擀面杖把面块擀平、然后再过筛做熟面粉使用。

3、将浸泡好的江米控水后再加上180克水放入蒸锅蒸30分钟,蒸成江米饭;江米饭蒸好取出,用勺子用力搅拌,使米的粘性充分发挥。

4、在江米饭放在保鲜膜上防粘,用手按扁并来回折叠几次,使江米饭拌合成粘性好的江米面团。

5、将江米面团搓成长条状,揪成20克左右一个的小剂子。

6、把小剂子沾上熟面粉防粘,压扁后包入10克左右的豆沙馅馅,包裹收口朝下整成圆球状。

7、樱桃或枸杞切成小块装饰在艾窝窝上做点缀。

温馨提醒:

制作艾窝窝和切糕都需要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蒸江米。怎么样把江米蒸得好吃,有嚼头的办法:首先把江米泡4个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把泡米的水全部倒掉,再上锅干蒸。

【结束语】艾窝窝以其味美可口,回味悠长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取料广、技法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适应南北各地人的需要。中式面点品种丰富,口味各异,历经白代不衰,并且因时而异,轮换上市,四季更替。这一路面点小吃令您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无肚能容。

您可能也喜欢:羊霜肠是什么东西,羊霜肠的美味由来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老北京面茶介绍,老北京面茶的吃法

4、重阳节的来历200字介绍

重阳节在强调避邪消灾,在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传承文化,形成了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文化,独具特色思乡活动,还有各种民俗活动。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重阳节的来历200字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200字(一):

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两九相重,故叫“重阳”。在民间有登高远眺、赏菊、插茱萸等习俗。唐朝诗人王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200字(二):

阴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逢,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代出年。传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驱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这就是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200字(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5、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不仅仅在课堂上教会了我们书海中的知识,还在人生路上交给了我们正能量的道理,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1、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

2、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定教师节为9月10日,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师生要有新的感觉。新生入学伊饱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3、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4、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5、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恢复建立的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6、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