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发展)

星座解梦2023-11-11 18:10:47未知

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发展)

文章目录:

1、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

2、历史上的中国回族名人有哪些

3、回族文化的来源及多元性

4、回族的传统文明及历史贡献

5、不断充实中的哈尼族民间文学文化

6、猜你喜欢:

1、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

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人民经过千百年长期对生活感悟所创造出来的,它内容丰富,具有回族人民特喜爱的文化体裁。回族文化的来源及历史也是众多学者研究探讨的对象。下面为大家带来回族民间文学的来源及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回族是目前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

2、历史上的中国回族名人有哪些

回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华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名人,这些名人是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都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你知道回族的历史名人有谁吗?下面的回族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郑和

郑和(1371—1433),回族,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人。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

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

海瑞

海瑞(1514—1587年),回族,广东琼山人。小官僚家庭出身,家境贫寒。明嘉靖举人,初任南平教谕,后升浙江安知县,推行清丈、均徭。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户部主事时,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后因被人排挤,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他曾平反一些冤狱,民间因而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着作有《海瑞集》。

马本斋

马本斋(1901—1944年),回族,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马本斋义愤填鹰,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毅然举起了抗日义勇军的大旗。1938年3月,他率队参加了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马本斋身经大小战斗800余次,消灭日伪军3万余名,使敌人闻风丧胆。1944年2月,积劳成疾,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

3、回族文化的来源及多元性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同时回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地上形成的一个少数名族,而回族文化也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上伊斯兰教对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回族文化的来源和多元性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客观表现。只要在世界上存在有民族,那么文化就必然要带有民族的传统和特色。不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没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是没有根基和生命力的。回族文化与所有的文化一样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包括了信仰体系、社会意识、语言文字、科学文化成就等非常广泛的内容

4、回族的传统文明及历史贡献

回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整合体系,在各名族文化中,回族文化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初,回族人民素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回族在文化认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本期的回族文化带你走进回族的传统文明及历史贡献,一起来看看吧。

回族,从其形成发展至今虽然仅有70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角色的民族。回族的先民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时期泛海东来经商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元代时,蒙古帝国率军西征中亚地区,大批当地回人随元军进入中国,落籍在华夏大地。回族文化与所有的文化一样,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包括了信仰体系、社会意识、语言文字、科学文化成就等非常广泛的内容。

一、在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

1、医药学:回族在中国医药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阿拉伯药材、药方、医药知识和书籍的引进、编写及不断发展的医疗实践活动。

2、天文历算:明代“回回科推验西域九执历法”,推出了当时最为精确的“回回历”,所以,清代《历代职官表》指出:《九执历》是中国“回回星学”之始。在元代的《元史·百官志》中,就有回回司天监37人,他们将大批“回回书籍”从西域带到中国。札马剌丁等人不仅带来一批阿拉伯天文仪器,还亲手制造了许多新颖的天

文仪器。元代穆斯林修订了较完善的历法。一是札马剌丁的《万年历》,一是可马剌丁的《回回历》。他们的影响延到明清。

3、建筑学:主要表现在唐代以穆斯林宗教建筑及元代穆斯林亦黑迭儿丁对大都(北京)的最早建筑设计。清真寺、教经堂、道堂、穆斯林公墓的建造都显示了回族的建筑造诣。他们在建筑设计、构图原则、工种工程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突破,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宝库,对中国传统建筑曾起到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木结构建筑及砧石建筑的发展。

4、造船、航海术:以郑和这一举世闻名的云南回族航海家为代表的造船术,及他率队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成功之举及“郑和航海图”的绘制,开辟了中国远洋及航运之先河。据《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统计,郑和下西洋走的航道,仅重要的出航点就有20余处,主要航线达42条之多。

5、回回炮:元初,两名穆斯林制炮专家——西域要发里人阿老瓦丁和旭烈人亦思马因,为中国的兵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元世祖格外赏识这两位造炮专家,他们及子孙后代都得到了元政府很高的奖赏和荣誉。

5、不断充实中的哈尼族民间文学文化

哈尼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创新,哈尼族文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独具特色。哈尼族人民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灵气,他们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的智慧,还有对灵魂的崇拜,哈尼族文化大多都源于人们的崇拜,因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特点。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不断充实中的哈尼族民间文学文化吧。

哈尼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谣谚等。

神话和传说最古老,数量相当多,有《天、地、人的传说》、《兄妹传人种》、《作洛搓罗》等。创世史诗以《沃果策尼果》为代表,它叙述了开天辟地、万物起源、定寨安居、节令划分、婚丧嫁娶等内容。迁徙史诗以《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代表,叙述哈尼族发轫、迁徙的漫长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另外还有《古时候的人》、《母女俩的故事》、《砍大树》、《哈尼祖先过江来》等,描述了人类与动物杂处、洪水泛滥等史前生活及哈尼祖先迁徙的历史。

民歌是哈尼族口头文学的主要形式,分“哈八惹”、“阿其古”两类。“哈八惹”属酒歌类,多在祭祀、节日、婚丧等隆重场合演唱,曲调庄重严肃,有《祭祀酒歌》、《祭龙规矩歌》、《讨媳妇歌》等。“阿其古”属一般山歌,主要歌唱爱情和生产。此外,还有《十二月生产调》、《叫谷魂》、《叫人魂》、《哭婚调》、《土司快死》、《棕榈·金竹》等。叙事长诗有《英雄与花朵》、《妥底玛依之歌》、《姑娘帮工》、《不愿出嫁的姑娘》等。这些诗歌表现了哈尼人民的劳动、斗争和爱情生活,充满抒情气氛。

传说有《想到天上去的人》、《太阳和月亮》、《英雄玛麦》等。多与哈尼族特有的民族生活密切结合,体现了民族文化习俗的特点。还有许多歌颂英雄多沙阿波、田四乱起义的传说,反映了哈尼族人民在历史上的反抗和斗争。故事有《吃米》、《山阳林》、《牛倌与蛇姑娘》、《小红鱼》、《野蔷薇》、《阿罗找布谷鸟》等,表现了哈尼族勇敢、智慧、善良的民族性格。

寓言有《水牛和豹子》、《铁麟甲和乌鸦》、《为什么蚯蚓的脖子上有道白印》等,寓意深刻,语言优美,脍炙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6年以后,随着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蓬勃发展,一批年轻的哈尼族作家成长起来。他们写出第一批散文、小说、诗歌等书面文学作品,描绘自己民族的生活、愿望和精神世界。朗确的散文《茶山新曲》荣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诺晗的散文《山间又响马铃声》发表于《人民日报》,并被选入优秀散文集,后又作为范文收入小学语文教科书。艾扎创作的短篇小说《金凤花》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作品奖。

您可能还会喜欢:

具有“传家之宝”之称的畲歌

浅谈回族特色节日:开斋节

细数布依族山歌特色

白裤瑶的蜘蛛图腾来源

6、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