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曲牌运用
2、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经典剧目
3、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艺术特点
4、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唱腔曲调
5、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发展与演变
6、猜你喜欢:
1、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曲牌运用
扬剧,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其唱腔曲调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对于曲牌的运用也很有特点,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了解吧。
现代扬剧音乐对于曲牌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1、一曲多唱。同一曲牌,在节奏、旋律上作适当变化,以表现多种感情。
2、曲牌组合。采用扬州清曲的套曲格式,根据剧情需要,将调性相近的曲牌有规律地组合,多用于人物的大段叙事和抒情。
3、摘句连接。根据唱
2、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经典剧目
扬剧随时地方小剧种,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各大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有这多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去了解关于扬剧的经典剧目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都的扬剧事业蓬勃发展,江都扬剧团排演数百出剧目,《香罗带》、《玉晴蜓》、《喜娟》、《修匾记》等优秀剧目名满大江南北。
上海共有八个维扬剧团:勇敢、苦干、华庭、联合、革新、新生、改进、三发,1951年合并为五个,正式定名为扬剧团。
之后,演员潘喜云、金运贵、崔东升、高秀英、石玉兰、华素琴等相继返回江苏、安徽,就地参与和发起组织苏北扬剧团(后为江苏省扬剧团)、扬州市扬剧团、安徽天长扬剧团等。
1954年,上海的扬剧《上金山》、《八姐打店》、《偷诗》等剧目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顾玉君、筱奎童、蔡元庆、丁曼华等分别获演员一、二、三等奖。
1958年,经过整风后的上海华联、友谊、艺宣三个扬剧团,分别归属普陀、杨浦、闸北管辖,并拥有一批编导演职员,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中,较成功地上演了《十二寡妇征西》、《珍珠塔》、《洪宣娇》、《纣王与妲己》、《碧血扬州》、《梁祝哀史》、《八姐打店》、《皮匠挂帅》、《秦香莲》、《海公大红袍》等剧目。
扬剧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四百多个,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有百余个,其中,50年代的《百岁挂帅》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纪录片,60年代的《夺印》(《恩仇记》)被几十个兄弟剧种剧团移植上演。
《鸿雁传书》是扬剧著名演员高秀英以唱工擅长主演的单折戏,曾被灌制成唱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另外,新编传统戏《包公自责》演出后也颇得好评,为外省的剧种所移植。还有80年代的《皮九辣子》、90年代的《巡按还乡》等也都是轰动全国戏曲界的优秀剧目。
3、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艺术特点
扬剧在其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曲调等都很有特点,是其继承本地乱弹和扬州民间等歌舞艺术传统、戏曲声腔后的结果。那么,下面,感兴趣的朋友们就跟小编一起到扬剧文化中了解其艺术特点吧。
扬剧的表演艺术,一方面继承本地乱弹和扬州民间的花鼓、香火、秧歌、杂耍、龙灯、麒麟唱、荡湖船等歌舞艺术传统,另一方面又从流行于扬州的弋阳腔、昆曲、徽调等戏曲声腔吸取养料。
扬剧的音乐属于联曲体。说到它唱腔刚柔并济的风韵,主要是蕴涵了花鼓戏曲调的轻绵细腻,香火戏曲调的阳刚粗犷,民歌的隽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变。
扬剧的唱腔曲调十分丰富,有来自扬州清曲、扬州花鼓、扬州香火等三个方面的一百多种曲牌,扬州清曲占主导位置,其中如“满江红”、“梳妆台”、“剪靛花”、“银钮丝”等,均为扬剧的主要曲牌。
扬州花鼓的曲调在戏剧性的舞蹈表演中产生,音乐节奏明朗,适宜刻画喜剧人物,具有欢乐、明快、幽默的风格。
发展为花鼓戏后,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种麦》中的“种麦调”、《王小楼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调”、《瞎子算命》中的“算命调”等,后来均为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香火不用丝弦乐器,以大锣大鼓伴奏,主要曲调有“七字唱”、“十字唱”、“风宫摇橹”、“赶山塞海”、“刘决子”等三十多种,均粗犷有力、高亢激昂。
除此之外,扬剧还从民歌和其它戏曲剧种吸收并改造一些曲调,如“打牙牌”、“十杯酒”、“扬柳青”、“武城调””等,它们都已成为扬剧音乐的组成部分。
以上多种来源的音乐曲调,经过长期舞台实践,已逐步形成统一、和谐、完整的音乐体系。现代扬剧常用曲调有“梳妆台”、“滚板”、“数板”、“补缸调”、“哭小郎”、“剪靛花”、“叠断桥”、“探亲调”。
4、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唱腔曲调
在每种戏剧中,其剧种的唱腔曲调都各有特色。今天,要介绍的是关于扬剧的唱腔曲调,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看看这个由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剧种,它的唱腔曲调有什么不同。
扬剧的唱腔曲调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其中原属花鼓戏的,多数以剧名为调名,如〔探亲调〕、〔补缸调〕等;来自“扬州清曲”曲牌的有〔梳妆台〕、〔满江红〕、〔剪靛花〕、〔银纽丝〕等;同时也把多年不用的“大开口”七字句、十字句改编成新曲。
扬剧的唱腔曲调采用扬州清曲的套曲格式,根据剧情需要,将调性相近的曲牌有规律地组合,多用于人物的大段叙事和抒情。
根据唱词内容的需要,摘取若干曲牌的乐句,组成新的唱段。更好地体现词意,使词、曲结合得更为贴切。
扬剧伴奏乐器分为文、武场。文场以高音二胡为主,中音二胡或四胡为辅,佐以琵琶、扬琴、三弦、月琴、竹笛、唢呐。武扬有板鼓、大锣、铙钹、堂鼓、堂锣等。
扬剧的韵以大鼓、大锣等打击乐为主,锣鼓经和吹奏曲片不少同京剧锣鼓经、吹奏曲牌相似,另外还吸收、利用了扬州清曲的吹奏曲牌。
扬剧的角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的区别,但在唱腔上仍只分男、女腔,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生活气息,丑角尤为突出。
在表演现代题材剧目方面,还借鉴了话剧的某些手段,但仍不改其传统的喜剧特色。
传统剧目有300多个,绝大多数是用幕表演出的传说故事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整理改编和创作的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鸿雁传书》、《上金山》、《恩仇记》、《百岁挂帅》(已摄制成影片),现代戏有《夺印》、《黄浦江激流》等。
著名演员有高秀英、金运贵、王秀兰、石玉芳、华素琴、顾玉君等。
5、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发展与演变
扬剧的产生最早是由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后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那么,在扬剧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什么样的演变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扬剧文化中去了解吧。
扬剧最早的源头,要上溯到江都一带的花鼓戏和香火戏。花鼓戏有两个角色,分别为小面(小丑)和包头(小旦)。
演出时先由全体演员“下满场”,即一种集体歌舞,然后由小面和包头对歌对舞,称为“打对子”或“踩双”。
这种花鼓戏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就形成了,在民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它剧种的剧目,可以演40多个情节简单的剧目,如《探亲家》、《种大麦》、《借妻》、《僧尼下山》、《荡湖船》、《王樵楼磨豆腐》等。
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
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开始搬演《补缸》、《小寡妇上坟》、《双怕妻》等小戏,并从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亲》等剧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台,出现了能演40多个剧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戏。
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关目。
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
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名演员有程俊玉、潘喜云等。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名演员有葛锦华、臧雪梅等。
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