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梦见马桶移位(女人梦见马桶移位看到粪便)

星座解梦2024-01-15 00:02:37网络

女人梦见马桶移位(女人梦见马桶移位看到粪便)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54期)

【视点】

【繁花】

【繁花】

昆曲舞台上那个最美的“杜丽娘”——追忆“昆曲皇后”张继青

2022年1月6日下午,一则噩耗令人悲痛万分——国宝级艺术大师张继青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名誉院长张继青13岁开始学习戏曲表演,将一生奉献给昆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成长的第一批昆曲继承者中的杰出代表,位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的她,被誉为“昆曲皇后”“旦角祭酒”。国内外无数观众因为她在台上的婉转莺啼、眼波流转而爱上昆曲。

驰名江南“张三梦”因何而来

张继青,原名张忆青,1939年1月3日出生于浙江乌镇一户苏滩艺人世家,祖父、妈妈、大姑都以演唱苏滩为生。张继青从小就被那方小小的舞台吸引,爱上了戏剧中的故事,喜爱戏中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她留在姑妈的苏剧团里帮忙拉幕、整理道具、打扫化妆间,后来,团长看她机灵,就让她拜团里的主演为师,学习戏曲基本功。这就是张继青戏剧梦的伊始。

苏滩(苏剧)是通俗化的昆曲,虽不是那么的“字正、腔圆、板准”,但其浓厚的地方气息及轻柔委婉、圆润幽妙的艺术风格滋养着年少的张继青。在团里,她得到了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的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至1958年,张继青先后师从俞振飞、沈传芷、朱传茗、姚传芗、俞锡侯等昆曲名家大师,开始专攻昆曲表演,从练圆场、趟马、走边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是这个时候,她成为江苏昆曲继字科班中的一员,把昆曲当作了一生的梦想。

张继青常对人说,最感谢传字辈老师给了她两碗饭,一碗饭是姚传芗先生的《寻梦》。众所周知,《寻梦》是昆剧闺门旦难度很大的一段戏,十四支曲牌配合繁复的身段,一个人在台上载歌载舞四十分钟,没有深厚的功力很容易把戏唱“散”了,观众也坐不住。姚老师帮助张继青分析人物:“这出戏杜丽娘的内心活动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身段动作和人物造型要与感情结合。整出戏有十四首曲子,配合唱腔唱词,要分层次、循序渐进、步步紧扣地把杜丽娘的内心变化表现出来。” 张继青用十几天学会了姚传芗老师亲授的《寻梦》,也更深刻地领会了刻画人物的重要性,身段表演比之前愈加自然柔美,每个动作都像一幅古代仕女图。

传字辈老师给张继青的第二碗饭是沈传芷先生的《痴梦》。不同于其他的昆曲正旦,《痴梦》中的崔氏与传统女性的平和、温良、委婉等人物特征有强烈的反差。崔氏的性格更加狂放,有许多大笑、大哭的表演,因此该角色有“雌”大花脸之称。张继青是当年第一位学会这出戏的“青年演员”。短短一折戏,做梦前后有强烈的对比,张继青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准确、入木三分。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看过张继青的《痴梦》后赞叹说:“一人在场上,满台是戏。”

1983年,江苏省昆剧院赴京演出,张继青凭借两场大戏《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朱买臣休妻》(逼休、悔嫁、痴梦、泼水)一举轰动京城,《北京晚报》刊发稿件《驰名江南“张三梦”》,《人民日报》也以半个版刊文介绍张继青的表演艺术,“张三梦”就此得名。

1984年,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得票最多的张继青荣登榜首。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儿子吴钢作为主办方《中国戏剧》的摄影记者,见证了当年的激烈竞争。他告诉记者,首届梅花奖评选由评委当场投票,监票人唱票,并在黑板上画正字记录每位参赛演员的票数。“我在投票现场拍照,评选结束后,我拍摄了一张黑板上画的正字和票数的照片,这是首届梅花奖得票数最准确的记录。客观地说,第一届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届,因为戏曲界从来没有过类似的评选活动。而且戏曲演员只有十个名额,来的又都是各个剧种里顶尖的演员。最终,张继青以最高票数获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那个昆曲式微的年代,真的很不容易!”

把昆曲带向全世界的艺术家

半个世纪以来,张继青始终虚心求教,不拘一格,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她既继承弘扬了“传”字辈老先生一脉相承的正宗、正统的昆曲格调,也融汇了自己的创新,奠定了她在昆曲旦角之中当之无愧的“头牌”地位。与此同时,她还在上世纪80年代,将昆曲带向全世界,成为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昆剧旦角表演艺术家之一。

1980年,苏州与意大利威尼斯结为友好城市,次年,威尼斯市长马里奥·里戈访问了苏州和南京。当他在南京的一次招待晚会上看到张继青演出的《痴梦》时,便立刻对中国昆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2年10月,应里戈市长邀请,张继青等艺术家出访意大利。首场演出安排在始建于公元1792年的凤凰大剧院,这是意大利的一流剧院,也是著名歌剧《茶花女》的首演场地。

张继青第一个出场演《游园》,又在最后以《痴梦》压轴,她婉转的唱腔、对人物内心世界惟妙惟肖的呈现,居然让不少意大利观众跟着打起节拍。演出结束,掌声雷动。一些观众甚至带着全家第二天再来,还有一些观众一连看了四天演出。之后,张继青又随团在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等城市演出,盛况空前。

此次意大利之行,张继青打开了昆剧通往世界的大门,也让欧洲戏剧界发现了冉冉升起的中国巨星。此后,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美国……世界的许多角落都留下了张继青的杜丽娘、崔氏的身影。

江苏省昆剧院著名老旦演员王维艰是张继青合作多年的搭档,《牡丹亭》里,她演杜丽娘的母亲。据王老师回忆:“1985年,江苏省昆剧院应邀以张继青领衔的《牡丹亭》参加西柏林第三届‘地平线世界文化节’,演出之时既没有字幕也没有扩音设备,当地观众依然为张老师的唱腔和表演深深吸引。演出结束,张老师谢幕十五次,台下观众还是站着不走,向台上扔鲜花,欢呼叫好,气氛热烈。”

当地报纸评论说:“昆剧让西柏林观众看到了真正的中国艺术。”王维艰清楚地记得,那次西柏林演出后,剧团又在欧洲巡演四十多天,所到之处都是鲜花掌声。“那时昆剧在国内还很不景气,欧洲观众对昆剧的热情让我们受宠若惊。老外连字幕翻译都不需要,他们说,他们能看懂。”

去日本演出时,日本剧评家尾崎宏次高度评价:“在张继青面前,日本竟找不出一个优秀的女演员。”此外,她还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授予“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青出于蓝、继往开来的当代大师

张继青的表演含蓄蕴藉,唱腔刚柔相济、韵味隽永。她戏路宽广,正旦、五旦、六旦均佳。所扮演的《朱买臣休妻》的崔氏、《牡丹亭》的杜丽娘、《渔家乐》的邬飞霞、《长生殿》的杨玉环、《白蛇传》的白娘子、《窦娥冤》的窦娥、《关汉卿》的朱廉秀、《蝴蝶梦》的田氏,以及《跃鲤记芦林》的庞氏、《西游记认子》的殷氏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广受好评。

熟悉张继青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勤学苦练的“后天”大师。她自认为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因此除了平常规定的排练时间外,更是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练习,刻苦磨练一字一腔。同时,她对表演也是特别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对此,王维艰十分有感触:“张老师《游园》唱了40年,《痴梦》演了近30年,每次演出总要求自己熟戏生演,常演常新,从不炒冷饭。每演之前,她还会认真看剧本,认真响排,要求同台演员及伴奏尽量配合,做到严丝合缝,这样演出时才能情绪饱满,演出新鲜感。”在王维艰印象中,但凡有演出,张继青老师总是早早来到后台化妆,演出前也从不接受采访,装扮好就站到侧幕候场,同时静静地在心里默戏,一丝一毫绝不马虎。

张继青标志着昆剧旦角表演的最高标杆,对旦角表演艺术产生广泛影响,是公认的当代昆剧大师。著名戏剧学家张庚形容张继青的表演“她唱得好,表演动作也好,但她既不卖弄唱,也不卖弄表演 ,而是恰如其分,适合于人物”。白先勇更是称赞张继青“一把扇子就扇活了满台的花花草草,这是象征艺术的最高的境界,也是昆曲最厉害的地方。”

听闻张老师辞世的消息,白先勇大呼“痛失祭酒!”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深表悲痛和惋惜。著名戏曲理论家汪人元沉痛地说:“张继青老师的辞世不仅是昆曲界也是整个戏曲界的重大损失!虽然她也课徒讲学,也留下许多音像,但对于戏曲表演这种以肉体传承方式延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走艺亡的痛失仍然是无可挽回的!她的‘张三梦’已成绝响,无可复制。多少演员比她年轻、漂亮,声音更好,却演不过她。”

张继青精湛的表演艺术,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继青”二字来概括:继往开来,青出于蓝。在汪人元看来,张继青的舞台艺术已达到了“全在戏中”的境界:首先,她非常自如、恰当地将内在的心理体验与外部的形式表现结合在了一起,使舞台表演优美动人且具有人物生动的灵魂;其二,她的表演进入了“全在戏中”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既在戏剧逻辑之中而不会跳出戏外,也在戏曲逻辑之中而对戏曲语言的运用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舞台上,张继青引领了昆剧表演的“南昆风度”,精致、典雅、细腻、写意。舞台下,她熏陶滋养了江苏省昆剧院数代艺术家,并传扬全国。她先后收顾卫英、沈丰英、陶红珍、单雯、沈国芳、刘煜等为徒,这中间已诞生多位“梅花奖”得主。以张继青版《牡丹亭》为底本,并由她亲自指导的青春版《牡丹亭》名动天下,为昆曲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生活中的她特别谦虚、和蔼,铁杆戏迷黄欣用一个“简”字来形容她的昆曲艺术:生活简朴,艺术简约,为人简单,恰如一幅隽永淡雅的水墨丹青画,有着非常高级的中国审美。张继青也最爱“张三梦”的雅号,“因为这是观众朋友认可我的表演,给予我的最高的评价”。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代昆剧大师张继青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永远是昆曲舞台上那个最美的杜丽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繁花】

以人民“力场”塑造红色经典时代价值

文 | 方弘毅

系统地看,衡量文艺“经典”有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基于恩格斯提倡的“美学的历史观点”,文艺经典指向的是经过漫长历史传承同时具有典范意义的文艺作品。从现实文艺生产层面而言,文艺经典则须在大众文化中广泛传播和积淀的同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价值。“红色经典”首先是在“四史”演进过程中创作形成的,被人民广泛认可,承载伟大革命精神,注入中国革命典型“史诗结构”的文艺作品。其次,从新时代现实的文艺需要来看,“红色经典”不仅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强大媒介,更是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主要艺术方式。

建设新“力场”:“红色经典”的生产性结构

“力场”是文艺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要素遵循现实生产关系的结构集合而成的价值共同体,也是文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动态结构中的发展场域。因此,“红色经典”作为历史形成的价值共同体,特定的生产性“力场”决定了它的生产性特征。

从价值追求而言,“红色经典”的历史方位始终朝向人民期待、反映人民生活,展现人民面貌。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旦偏离了“人民”这个力场中心、价值核心,就丧失了灵魂,淡化了颜色。因此,“红色经典”表现的是在漫长中国革命进程中凝聚的中国精神、人民意志、史诗品格。当然,“红色经典”作为文学艺术的类型,首先必须具有艺术审美的价值。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路径探索出发,“红色经典”构建起独特的叙事模式:一方面,在题材的选择上,“红色经典”大多着眼于提炼革命进程中涌现出的人物或事件典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这些都是歌颂的主题,其中有《黄河大合唱》《东方红》这样的宏大叙事,也有《小二黑结婚》《白毛女》这样的革命生活再现,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这些人民领袖引领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再现,也有孙犁、茹志鹃、王愿坚笔下对平凡人民英雄伟大革命精神的礼赞。另一方面,从革命叙事的美学品格来说,这些作品往往表现革命者崇高的精神风貌,在革命曲折艰难的发展中,这些艺术形象无不抱定必胜的信念,坚持奋斗,不畏牺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从价值主体来说,人民始终是“红色经典”的生产主体、批评主体、接受主体。“红色经典”的历史标尺始终是那些“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英雄人物,正是他们彻底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是他们缔造和决定了“红色经典”的文化基因。

见证“新时代”:“红色经典”的价值追求

“红色经典”重在凝聚时代精神,以文艺为媒介,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阐释,记录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新人、新事、新精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当中出英雄,平凡当中见伟大。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始终本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向前迈进。“五四”时期,革命是为了改造黑暗的旧社会,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因而鲁迅、郭沫若等旗手所创作的“红色经典”奔着改造国民性、鼓舞革命斗志、革新文艺体裁的目标进行了艰辛探索;抗战时期,全民族面临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主要表现全国军民奋勇抗敌的斗志。表现革命者理想的小说《红岩》,歌剧《江姐》,反映“抗美援朝”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决心的电影《上甘岭》、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反映人民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精神力量的《平凡的世界》《青春万岁》《乔厂长上任记》等无不是如此。

以树立楷模激励时代精神。南仁东、钟南山、黄文秀、李保国等的形象伴随着“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时代价值的凝聚被搬上了舞台、银幕、展厅。雕塑家“为时代造像”,舞台艺术工作者对白毛女、铁道游击队、革命领袖等形象的成功再创作,文艺评论家对新媒介批评价值的探讨,充分表明“红色经典”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当下全民族精神指向的鲜明体现。

“红色经典”所赋有的集体记忆、精神取向、情感基因首先是历史的,然而,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其美学内涵在新时代的现实中,在新的革命征程中仍有价值,仍被人民所认同。例如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家命运》《聂荣臻》等都是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进行的艺术创作和挖掘,尽管是旧事新说,但仍然能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这说明“红色经典”作为艺术的时空累积和价值凝练,并不是尘封的,而是一条随时代流动的精神长河,任何时候踏入都会获得新的感受,而经典长河的源头活水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所在。

创造新媒介:“红色经典”的传播进路

一部作品算不算得上“红色经典”,人民是“鉴赏家”。文艺批评必须以人民评价为中心,批评家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衡量作品的价值,以人民对作品的所感所想为中心进行研究,确定甄别“红色经典”。

新环境下,“90后”“00后”成为接受“红色经典”的新生代,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成为“红色经典”传播的主力军。“红色经典”形象更加丰富饱满,观众和作品的对话更加方便快捷,参与经典构建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学习强国”“抖音”等平台均可储存、传播大量“红色经典”,观众通过线上留言、弹幕等新媒介发表看法。这种“红色经典”的综合性转向突破了过去“红色经典”单一的类型化面貌,体现出新时代“红色经典”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传播—接受—批评的价值循环、历史沉淀、本土彰显、主流确立之过程,就是人民“力场”对“红色经典”价值的塑造过程。总之,“红色经典”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掌握“红色经典”生产的力场机制,对引领“红色经典”传承发扬,意义重大。

【新潮】

火车上的芬芳岁月

文|李泳

在人们的记忆中,每当春节临近,火车站、列车车厢里总是挤满了归心似箭的旅客。

是啊,自上个世纪的1975年开始,你若要去北京,别说南京了,整个江苏省也就这一趟南京始发的进京列车。相比之下,进沪列车多些,但在高铁出现之前,你若乘火车从南京去上海,一般普通快客需要六七个小时,慢车就真的很慢,即便不包括晚点等因素在内,一般也要八个多小时,去趟北京就更慢了,乘坐126次列车进京,需要20多个小时。

虽说“那时慢”,但彼时列车上用铝制饭盒装着的满满一盒盖浇饭,也就块把钱。身着白色制服的列车茶水员,不管车厢里多挤,都会拎着硕大的铝制水壶,不时地为每位旅客送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车厢里旅客熙来攘往,你也不用担心那水壶会烫着你,因为铁路部门细节处考虑得很周全,硬性要求列车员送茶水时必须“壶有套,嘴有帽”。临近饭点,推着手推车的列车售货员会走到你身边亲切地问,需要些什么?那上面放着让人眼馋的啤酒和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采石矶茶干以及椒盐花生米等香喷喷的佐酒熟食。许多旅客会即刻掏出钞票,买一堆熟食放在面前的小茶桌上,津津有味地大快朵颐起来,于是,车厢里总有一股食品的香味飘过。

那时人们普遍觉得,北京、上海相当之遥远,即使到苏锡常甚至镇江,由于沿途每个小站都停靠,因此或多或少有一种出远门的感觉。既然出门一趟不易,自然不可空着手徒劳往返,而彼时城市与城市之间商品又不流通,无形中催生了旅客对各地土特产的好奇与购买欲。

那年头土特产远不如今时考究外包装,比较粗放、透明,这样反而增加了土特产自身的地域辨识度。于是车厢便成了流动的土特产陈列场所,你来自哪里,只要从你手上拎何物即可获知。从南京上车的自然拎着湖熟板鸭,或者香肚、鸭肫等等。从上海上车的一般都是大白兔奶糖和城隍庙五香桂皮豆。从北京上车的就一定是茯苓饼和五颜六色的各种蜜饯。从苏州上车的通常携带的是苏州观前街的卤汁豆腐干,这可是老牌苏州土特产,多少年闻名遐迩,儿时的最爱。记得最开始也就五分钱一盒,芳香扑鼻,非常好吃。只可惜一小盒里只有区区几块深咖啡色豆腐干躺着,还附两根牙签,又有一张油纸垫着,上面汪着香香甜甜的卤汁,真舍不得一次吃完。从无锡上车的,往往拎着用篾编的篓子装着的油面筋泡,不零卖,要买就是一篓。同是无锡特产,纸盒装的无锡三凤桥百年老店出品的酱炙排骨似乎更受欢迎,车上带的人特多。常州的枣泥麻饼也是用纸盒包装的,不过那纸盒呈圆筒状,有点儿怪怪的,于是就有人戏谑地为它取了一个“马桶饼”的诨名,名字虽不雅,但该饼两面皆芝麻,且是玫瑰豆沙馅,又甜又香,口感非常好,价格又不贵,因此,那年月列车上几乎人手一份。镇江上车的旅客拎着的是成打的、由大名鼎鼎的恒顺醋厂出品的“镇江香醋”,那年头,如此价廉物美又飘着香气的好东西,谁又肯轻易错过?

犹记许多年前,从南京乘坐126次列车去北京出差,因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吃晚饭,于是打算去餐车用餐。刚进餐车,直觉得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原来是几位旅客正在用餐。据餐车主任介绍,他们餐车上的面食最受欢迎,其中有一款秘制老卤面,用文火慢炖五小时,再加上芳香四溢的牛肉汤搭配一碟双味小菜,味道绝佳,我当即买了一份。当身穿白色制服的餐车服务员将现下的老卤面端上餐桌,只见碗里深褐色的汤汁上浮动着淡黄色极富弹性的面条,鼻子里闻到的是汤汁的咸香,面条的芳香,牛肉的鲜香,叶菜的清香……

在呼啸而过的时光里,当年火车上曾经飘过的味道,依旧弥漫在心间,时不时想起、回味、怀念。

编辑: 王慧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标签: ,昆曲  ,经典  ,红色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