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是什么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星座解梦2023-08-05 16:11:10佚名

女真人是什么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文章目录:

1、女真人是什么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2、江西四大书院有哪些,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3、磁灶窑址在哪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

4、清教主义的起源,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5、与历史上的女真人息息相关的海东青是什么

6、猜你喜欢:

1、女真人是什么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历史源流:

女真人,别称女贞与女直,是古代对满语(julsen)一词的音译,由于时代不同还曾音译为:朱绅、珠里真、努真、肃慎等。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期,“女真”这一名词最早亦见于唐初。

11世纪女真族向契丹称臣。契丹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他们把女真人中的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之意,这些人就是所谓“熟女真”;另一部分女真人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和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

生女真分为几十个部落,其主体是黑水靺鞨后裔,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11世纪初,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其子完颜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

1113年,乌古乃之孙完颜阿骨打继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国号为“大金”。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政府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

明朝初期,女真部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皇帝及文武官将,贱视女真,称其为“东夷”,任意欺凌,百般盘剥。

自元以降三百多年里,女真人由于涣散分裂,先后隶于元、明君主之下,受尽了压迫剥削。万历十一年(1583年),出身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的努尔哈赤因祖、父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他之后建国称汗的道路。

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

1644年,满州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清朝统治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此后满洲族改称“满族”,解放后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到了今天,满族仍主要聚居于中国东北、华北一带,散居满族则分布全国。

历史地位:

女真族是一个勇于作为的民族。女真族所创立之金朝,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口号,主张中华一统,民族平等,不分夷夏,对统一的各民族平等的大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开创性作用;金朝统治期间,还底定了中国北方的疆域,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对确定后来以至现在中国北方的版图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同时,女真族统治者开辟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历史。金朝的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大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整合。

时至明朝万历年间,女真族人再度建国,开创后金,后改为满族治下的大清。清朝在维护祖国统一,抗击外国侵略方面,功绩不可否定。特别是通过历次制止外国侵略的自卫战争,巩固了中国的边疆;又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确定了对全国各地区由中央直接派员进行管辖而又适合各地特点的地方行政制度,这对巩固和确立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起了关键的作用,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处于组织和统帅的历史地位,对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江西四大书院有哪些,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于江西文化的文章,内容是什么呢?江西四大书院,其实在接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小编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不过后来想想其实这篇文章倒是挺适合我来做的,倒不是因为我读过这四大学院其中的一所,恰恰相反。好了闲话不多说,我们回归正题。

提及江西的书院,还得从唐代桂岩书院说起。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用于校刊,收藏经籍。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大约始于中唐时期,唐代桂岩书院大致创于此时,它不但是江西书院史上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聚徒讲学书院之一。

因此,江西是讲学书院起源的摇篮。两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在全国独占鳌头,清代,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书院发展迅速,但江西仍位居第二。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江西有名的书院比比皆是,如闻名全国的白鹿洞、濂溪、白鹭洲、象山、鹅湖、豫章、怀玉、东湖书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历经千年,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有六合洞、朝天洞、宛在洞等洞景。原有三宝殿和僧舍,相传为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曾来过此地,后人纪念他亦在此起名“白鹿洞”。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曾任太子宾客的洛阳人李渤,与其仲兄李涉来到了庐山五老峰下,开始筑草堂隐居读书,当地文人雅士时常慕其名上山与之交谈,谈诗论学。白鹿洞原是唐代洛阳人李渤年青时隐居求学之地。李渤养有一头白鹿自娱,白鹿十分驯服,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以鹿名地,称此处为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南唐在此处“建学置田”,正式称之为“庐山国学”,任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学习。这就是白鹿洞开办学校之始,比濂溪书院约早30余年,成为庐山的第一所学校。

白鹿洞书院虽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 院才扬名国内。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军。朱烹到任时,白鹿洞书院已经毁于兵燹,栋 宇消落,林园荒芜,触目皆是尘封书海,网结门廊。经过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同意 重建白鹿洞书院。

修葺后的白鹿洞书院,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 庞大建筑群。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 明伦堂、宗儒词、 先贤祠、 忠节祠等。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 师表”的字样。 在文会堂有朱熹亲书“鹿豕与游, 物我相忘之地。 峰泉交映, 知仁独得之天” 的对联。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鹭洲书院

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在江西古郡吉安市区东部,于赣江中双水夹流之处,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绿洲,这就是著名的鹭洲。东南洲头的绿树丛中,有两座重檐杰阁、岿然耸立的古楼,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白鹭洲书院主体建筑之一的风月楼和云章阁。

据文献记载,白鸳洲的得名,渊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由于白鹭洲屹立于浩阔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情景正与李白之诗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书院建于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太守江万里为来此讲学的程大中、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朱熹等6位儒学大师立祠建书院。

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南昌豫章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宝礻右四年(1256年)临安开考,吉州生员中进士40名,占该年"高考"全国录取进士总数的九分之一,其中文天祥以他的文才、志向,或许还因他的大号“宋瑞”被钦点为状元,宋理宗御笔亲题“白鹭洲书院”的匾额以示褒奖。

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书院被洪水冲毁,吉安路总管李珏修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红巾起义军与元兵战于吉安,书院大部被烧毁。时过二年,又遭大水,书院毁坏殆尽。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复旧观。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黄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将书院从白鹭洲迁离,在城南仁寿寺址另建新院舍。

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军与清兵激战于吉安,书院又被焚毁,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经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复。洲头现存的风月楼、云章阁以及一排排的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后一次修建时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

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象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 760多年来,这块对庐陵文化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圣地、培养人才的摇篮一直文风鼎盛,桃李满天下。

3、磁灶窑址在哪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

说起磁灶啊,你们是不是想说磁灶开玩笑嘛连小孩子都知道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我说的这个是中国著名景点中的磁灶,可不是你们平常见到的。我说的这个可是一个从宋朝保留到现在的窑址,是不是不知道了?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磁灶镇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是我国着名的陶瓷之乡,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境内主要溪流梅溪,汇于晋江后注入泉州湾,是古代磁灶的主要水上通道。古窑址多沿溪分布,数量众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就对磁灶窑进行过调查。其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晋江县博物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进行过局部试掘,采集到大量标本,发现了南朝至清代的26处窑址。

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时期窑址12处,明、清窑址7处,大多分布在梅溪两岸的小山坡上。因磁灶镇境内分布的古代窑址遗存有共同或相似的历史与考古学文化内涵,故将这些遗存命名为“磁灶窑”。磁灶一带多低山丘陵,盛产瓷土,长期历经采掘,遗迹累累。由梅溪自西北向东流至晋江入泉州湾,逶延曲折,构成“五坞十八曲”的地势,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计有26处,其中唐、五代窑址6处,南朝窑址1处,宋、元窑址12处。

最有代表性的是金交椅山窑址,2002年、2003年进行全面发掘,面积约1550平方米,揭露、清理龙窑遗迹4座,作坊遗迹1处,根据地层和遗迹的相互关系以及出土陶瓷器分析,年代为五代至南宋时期,出土有青瓷和酱黑器,器形有碗、盘、碟、瓶、壶、罐、炉、灯、水注、执壶等。

磁灶窑是中国古代着名的陶瓷产地之一,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生产始于南朝晚期,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及近现代。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刊本《泉州府志》卷三有“磁(瓷)器岀晋江磁灶地方;又有白色次于饶磁(瓷)”的记载。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十九《货之属·瓷器》记:瓷器“出安溪高坪,但不甚佳。其瓷砽则出晋江磁灶”。宋元时期,磁灶窑产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为福建古代外销陶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灶生产的瓷器在日本和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日本的横滨、长野、福冈、京都等地出土有磁灶童子山所产黄釉下铁绘花纹盆,蜘蛛山窑所产绿釉剔花器、龟形砚滴等。菲律宾曾发现磁灶土尾庵所烧制的双龙抢珠、缠枝牡丹花纹饰、绿釉军持和黑釉军持、印纹碟、黑釉碟、黑釉刻花炉、灯盏等,蜘蛛山窑的印纹碟、军持、绿釉龟形砚滴等。

【结束语】说起陶瓷这是折射了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不得不自豪。近些年,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不断有宋元时期的中国陶瓷出土或出水,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福建晋江磁灶窑的器物相同或相似,这为磁灶窑生产外销瓷提供了实物资料。

您可能也喜欢: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领略: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泉州开元寺厦门行必游的古刹——厦门南普陀寺

4、清教主义的起源,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清教主义是起源于英国的基督教的一种,清教主义信称义,天职思想,闪电之称等核心理念。消解了禁锢人们的传统主流作用。推动了美国个性解放也促成了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那么清教主义的起源是什么呢?在历史上又占有什么样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16世纪出现于英国。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故名。后又分为长老派与独立派。在国内遭受迫害时期曾大量逃亡到北美建立殖民地,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国,所以人们说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国的清教徒。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是呼唤、呼叫的意思。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上帝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富有的君王,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现在,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

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

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着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

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

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18世纪中叶美国着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一句名言成为了清教徒精神的精辟概括:“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拼命地挣钱,是因为以赚取财富为天职;拼命地省钱,是因为他们克制禁欲,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拼命地捐钱,是因为他们要关照精神信仰、关照社区和国家等人类共同体,他们捐钱捐物,在对世间的爱中得到永恒。这样三种拼命精神,无疑是清教徒精神的思想精华。

总之,清教徒怀着一种使命感、神圣感在创业,将在美国的开拓疆土、扩大产业、增加财富视为天职,他们始终过着一种圣洁、公义的生活,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活动都神圣化,他们因此为美国人立下了奠定千秋万代的产业和基业,为人类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立下了典范和原动力。尽管并非人人都是清教徒,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全人类的财富,值得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人们去学习、掌握和运用。

5、与历史上的女真人息息相关的海东青是什么

海东青,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传说中十万只神鹰中才出一只。它是古肃慎,也即女真人的最高图腾,有“万鹰之神”、“神的使者”、“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等含义。在满洲族民族传说中,海东青是一个浑身闪耀着光芒,燃烧着烈火、挥舞着巨大翅膀、永不停歇、永远展翅飞翔的鹰神形象。

海东青又名矛隼、鹘鹰、海青,是一种猎鹰,分布在北极以及北美洲、亚洲的广大地区,在中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海东青身小而健,其飞极高,是狩猎中的重要帮手,能袭天鹅、搏鸡兔。海东青可分为秋黄、波黄、三年龙、玉爪,其中纯白色的玉爪最为珍贵。

女真人对海东青的崇拜,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但海东青也可能是一种曾经确实存在,但早已灭绝的巨大鸟类,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海东青很有可能是古东北大荒之中的九凤。后世传说中流传下来的海东青形象渐小,其实是是海东青世俗化的结果。

女真族是以射猎着称的民族,作为游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悍猎鹰,海东青自然也融入到满族的文化之中。金朝就有一位诗人把海东青扑击天鹅的场面描写为“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日风毛堕雪霜”,表现了对海东青以小制大、坚毅勇猛的赞誉。

可以说,女真族人民及其后世满族子孙,确如海东青一样奋飞不止。遥想历史,女真人势如破竹,腾飞于白山黑水之间,犹如“海东青”搏击长空之势,一举翦灭辽、宋两个强大于女真数倍的封建帝国,问鼎中原,开辟了一个幅员万里的辽阔疆域。或许正如有考证所言,“海东青”就是女真称号的真正含义,就是女真族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女真族的精神世界中,充满了威武不屈的“鹰气”,在女真族人的心目中,海东青正是他们最崇高、最神圣的英雄。

6、猜你喜欢:

本文标签: ,历史  ,地位  ,民族  ,女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