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种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南瓜炭疽病是由南瓜科盘孢菌引起的南瓜主要病害。它可以发生在南瓜的所有生长阶段。病原菌主要是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它们与病株的残体一起滞留在地面或土壤中,有的在种子上越冬。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灌溉、修剪等农业活动传播。炭疽病发生后,南瓜产量平均下降5%~20%,严重时减产;二是南瓜品质和商品价值下降,经济效益下降。现就南瓜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作一介绍。
发生症状
1.1病期症状:苗期发病。病苗的子叶开始出现小的黄色水斑,然后逐渐扩大到黑色。病害部位干燥,易破碎穿孔,叶片枯死;靠近表面的茎基部变黑;发病部位收缩,导致幼苗猝死。成虫期,病叶开始出现圆形或纺锤形的病斑,随后出现黄褐色,部分同心圆,外围有紫黑色光晕;在藤蔓和叶柄上,病斑呈长方形,凹形,最初浸水,黄褐色,然后黑色。病斑在茎周围蔓延,植株枯萎;伤后幼果发育异常,多数畸形或萎缩;成熟果实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斑,膨大后呈环状,深褐色至深褐色,凹陷。当湿度较高时,中间产生红色粘性物质分生孢子。
1.2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附着在受损组织、土壤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主要传染源。病区后期可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导致再感染。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传播主要依靠雨水或地面自来水的泼洒,因此靠近地面的叶片通常先发病。
1.3高湿度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当气温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时,病原菌的潜伏期只有3天,温度在10-30℃范围内即可发病,最佳温度为20-24℃。 湿度越高,疾病越严重。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2-3天后病情会加重,导致植物生长停滞。
预防和控制
防治南瓜炭疽病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2.1非瓜类作物应合理轮作3年以上,以减少病原菌侵染源。
2.2消除越冬菌源,调整土壤pH值,每667平方米用100kg生石灰浇灌20-30天,冬季翻白种植,以消除菌源,调整土壤pH值。
2.3选择抗病品种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将种子浸泡在55-60℃的热水15分钟后,再倒入冷水冷却,或将种子在4%福尔马林中浸泡200次30分钟,然后洗净促进发芽,以减少原发感染源。
2.4土壤消毒与根系浇灌相结合,用双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进行根系浇灌,土壤消毒。
2.5化学防治根据年发病期,提前3-5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汀粉剂1000-1500次,百菌清500-600次,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可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