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怎么读(恽怎么读 拼音)

社会热点2024-02-06 18:02:00佚名

恽怎么读(恽怎么读 拼音)

引读:

对于“和平将军张治中,毛泽东评价说:“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邓颖超也说:“文白先生(张治中的字)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

虽没有过多的表现机会,但张治中在我国近代史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他曾是黄埔系的骨干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没有和我党打过仗。1949年9月25日,正是在他的积极促进下,新疆才宣布和平解放。

让人称奇的是,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与国民党其他将领很是不一样。

一、没有强大的背景,却成长为黄埔系的骨干将领

光绪十六年(1890年)10月27日,张治中出生于安徽巢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祖父是农民,父亲为手工业者,靠劳动勉强养家糊口。

6岁时,在张父的鼎力支持下,张治中进私塾学习,共读10年而辍学,此后6年间一直四处奔波流浪,曾在安徽丰乐河镇(今肥西县)的一个名叫“吕德胜号”的商铺里做学徒,从此开始接触杂志、报纸和算数等。

《张治中回忆录》中,他以此为人生起点。后来就是在扬州的盐务缉私营充任备补兵、安庆巡警局当备补警察等。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积极参加在扬州发生的反清起义,于第二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

1917年,参加广州爆发的护法运动,先后担任驻粤滇军的连长、营长、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等职。

黄埔军校成立后,积极拥护孙中山提出的政策,于1924年12月担任军校第3期的入伍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等职,获得上校军衔。

与此同时,张治中还与周恩来yùn代英中国共产党人等相识、相交与合作,建立深厚的友谊。

尽管如此,因所站在的阵营不同,张治中曾多次在不同的谈判桌上与周恩来交锋。所以,他的儿子张一纯对此评价:“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

张一纯还说:“他(张治中)与周恩来有一个共同点……两人一生只有一位夫人!”

二、不同于旧社会的军阀官僚,只与一妻白头偕老

周恩来曾评价张治中说:“这个人很复杂,又很简单……。”对于“复杂”,不知指的是何事何物;但对于“简单”,应该就是对生活的态度和“纯情”。

张治中与旧时代的军阀官僚极大不同,在他的一生中,只娶一位夫人。1909年,娶得年仅17岁的洪希厚为妻。

尽管洪希厚因从小家境贫寒而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但张治中从未嫌弃过她,在很多重要的场合中都将她带在身边。

成为黄埔军校第3期的入伍生代理总队长,可以说是张治中事业生涯中的关键时期。自此以后,他基本上就是步步高升,直到成为黄埔系的中流砥柱之一。

一般而言,许多民国时期的大人物随着地位的提高和资产的增加,对昔日糟糠之妻的态度基本上都有变化,如蒋介石李宗仁张灵甫等,无不是与多位女性接触。

而步步高升的张治中与他们不一样。被调任为中央军校教育长时,他每月能领得薪水800块大洋(一块大洋约等于400元人民币),领取同样工资的同事们纷纷购置豪宅、迎娶小妾及养情人等,他则用这些钱来发展教育。

当时,一些官员认为他“不识好歹”,没有“把握好局势”,应当迎娶富贵之家的大小姐,以此来“巩固地位”和“获得更高的发展”。

张治中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孩子将会不看好自己,对父老乡亲也无法交代”。正因如此,自从与洪希厚结为夫妇之后,他便一直与之相濡以沫60年,直到走向人生终点。

三、主动回避,不与我党打仗

国共关系破裂后,张治中主动回避作战,要求调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职,避免扛枪上阵。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到来,他一改前态,积极要求调回队内参与抗日战争。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他终于如愿地扛枪上战场。

在蒋介石的安排下,他被委任为第五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带着部队于1932年2月26日抵达上海,从18日起,正式接替第19路军的防线。

不过战斗没有发生多久,当年5月5日,随着中日停战协定的签订,战斗随之停止。

在此之前,张治中的“首秀”没有让国人失望,带着部队同日军发生十几次战斗,特别是在庙行战斗中,一举消灭日军三千余人,将日军的久留米混成旅团和第9师团的精锐部队消灭殆尽,大振国威。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张治中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参加相当惨烈的淞沪会战。战斗基本结束后,被调往湖南接替何健担任湖南省主席。

在任一年零两个月(1937年11月20日至1939年1月17日)里,他为抗日救亡运动和促进国共合作做出重大贡献,被时任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评价称:“湖南国共合作的黄金时代。”

当时,为防止长沙沦陷,来不及转移的物资落入日寇手中,国民党推行“焦土政策”。

而这一政策执行过程中,因电台译电员误把距长沙300里外的“新墙河”写成距长沙仅5公里的“新河”,导致“11·13长沙大火”发生,张治中因此而被革职留任。

日寇投降后,张治中被调任为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正式负责西北事务。

应我党要求,刚上任不久,他就将盛世才管理新疆时逮捕的我党百余名党员解救出来,并派人护送至延安。

四、促成和平解放新疆

1949年,国共再次谈判,不过最终以破裂而结束。应老朋友周恩来的邀请和建议,张治中果断留在北平,并发表《对时局的声明》

9月,全国新政协会议火热筹办中,张治中两头忙碌,一边促成新疆的和平解放,另一边积极参与政协筹备工作。

政协会议和新中国成立大典仪式上,他全都参与了。据说,1955年军衔评定时,他也被推选为元帅的人选,不过被他委婉地拒绝。

这些并不影响他在相关部门的任职,如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在京因病去世。

总结:

老蒋对张治中是又爱又恨,获悉他留在北平并发表相关的文章后,非常气愤地说:“叛徒。”而在说这两个字之前,他一直都被老蒋重用。以“11·13长沙大火”为例,当时的警察局长直接被老蒋处死,唯独对他革职留用,足以见得老蒋爱护他。后来,日寇从中国撤离后,老蒋又对他予以重任,让担任新疆重要的职位。不过,他一心向往和平,没有为个人名利而战,让老蒋有些失望。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