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来尽可能减少损失。防灾减灾日旨提高人们的灾害防范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与支持。那么,防灾减灾日什么时候开始的?如何理解防灾减灾日标志?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防灾减灾日什么时候开始的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如何理解防灾减灾日标志
防灾减灾日的标志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日各地的行动
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纳入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框架。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不断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201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要求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2017年7月31日,黑龙江省正式印发《黑龙江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完成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3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建设,创建2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开工建设“三江连通”骨干工程,建成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江治理”工程,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等工程,到2020年力争基本完成城镇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完成60万户农村泥草(危)房改造。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了27支专业救援队、一批跨区域机动救援力量和7支国际救援队,着力打造应急救援“尖刀”和“拳头”力量。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适应从“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应对全面转型的需要,一手抓改革转制,一手抓转型升级,坚持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升能力。2018年,共出动1270万人次、219万车次,营救疏散群众67.6万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313亿元。
2019年5月7日,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全国集中竞赛在国家(重庆)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正式开赛,27支经过区域选拔和培训考核的决赛队伍在破拆、绳索、水域3大类12个技能竞赛项目展开激烈角逐。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时期,全国建成各级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2000多个。历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国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6亿份,举办培训及讲座4.5万场,举行不同规模的演练14.5万场、主体宣教活动2.6万场,参与现场活动的直接受教育人群6500万人次。
以上就是关于“防灾减灾日什么时候开始的?如何理解防灾减灾日标志”的相关内容,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