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黄瓜明明是绿的,却要叫黄瓜?难道当年给黄瓜取名的人是色盲?或者千百年前的黄瓜确实是黄的?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课题,因为到目前为止黄瓜的得名原因还不是那么准确,具体小编知道的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石勒禁胡。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是黄瓜的起源地。早在三千多年前,印度开始栽培黄瓜。西汉时期黄瓜传入我国,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珍宝”之一就是黄瓜。
当时除汉族以外的部落都被称为胡人,所以黄瓜也被称为胡瓜。与它一样被冠以胡姓的还有“葫蒜(大蒜)”、“芝麻(胡麻)”、“胡桃(核桃)”、“胡豆(蚕豆)”。
公元319年,石勒率羯族在襄国称王。329年灭前赵,次年称大赵天王,不久后登基称帝。做了皇帝以后石勒对“胡人”这个称呼非常不满,于是颁布了一条禁令,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绝不可出现“胡”字。
一日,石勒召见官员。当时的襄国郡守樊坦穿着破旧,衣衫褴褛,石勒一见问道:“卿为何衣冠不整前来朝见?”
樊坦慌乱之中随口答道:“都怪胡人,把我的衣物都抢掠去了,我只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认罪态度良好,没有说什么。
等到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指着一盘胡瓜刁难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石勒的用意,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改名为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这樊坦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人菜瘾大。
第二个版本:隋炀禁胡。
第二种说法,是源自唐朝人杜宝编写的记载隋炀帝逸闻轶事的《大业拾遗录》中则说:“四年,改胡床为交床,改胡瓜为白露黄苽。改茄子为昆仑紫苽。”这里的“苽”发音为“gū”,原意指的是水生可食用的植物“茭白”。“苽”字后多被弃用,而人们更习惯于“瓜”字。
第三个版本:黄瓜真黄!
还有一种说法是,真正成熟的黄瓜外皮呈黄色,籽也是黄色的,但口感较差。人们在栽培过程中发现黄瓜生吃更清脆可口,所以就在未成熟的时候摘下来食用。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绿色的黄瓜就是成熟的黄瓜了。
不管是胡瓜还是黄瓜,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时至今日黄瓜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蔬菜,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还是天然的护肤品、健身爱好者的减脂必备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黄瓜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对黄瓜品质的追求也在日渐提高。
每篮美菜所供应的旱黄瓜、水黄瓜,对种植土地周边的水源、土壤、大气等农残、重金属含量均有限定条件,经第三方检测,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后方可种植。经过检测部门检测,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有政府机构配发的绿色蔬菜可溯源标签贴,敬请加入每篮美菜尊享会,开启健康绿色新生活!